“威梨精神”主要精神内涵
时间:2023-01-31 18:24:52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中共威县县委改革办 字号:【

  1.事争一流的“标准意识”。“不建则已、建则一流,只有这样才有出路。”发展梨产业之初,曲宪忠同志就坚持把威梨产业打造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亚洲知名的梨果生产出口基地”。他放眼全球,亲自带队赴日本考察,学习借鉴秋月梨的优质高效管理,确定了大规模发展秋月梨的规划。威梨产业从跟随者逐步发展成为领跑者,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威梨区域公用品牌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梨区域公用品牌10强,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品牌节金奖、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河北省梨王等荣誉50余项,成为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供应梨果,2022年梨果产量达到14万吨、产值17.5亿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梨产业的标杆。

  2.谋定后动的“科学思维”。“十万亩的产业事关长远,来不得半丝马虎,否则就断了后路。”面对国家级贫困县的县情,如何使生态和强县富民结合起来,这是曲宪忠刚来威县时反复思考的问题。他说“要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在收获优美生态的同时,也要让群众收获财富,选准产业才算选准路子”。凭着对国内30多个省,国外十六、七个国家和地区梨树产业化考察的经验,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威县西沙河流域两岸的7个乡镇160个行政村实地踏查;他带队去日本考察,从一开始做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保证了未来销路。他牵头编制了《威县绿色A级梨产业标准化生产实施方案》和绿色A级梨果质量标准技术规程,并联系邀请省内外多名专家进行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打造10万亩绿色A级梨产业带的宏伟计划。

  3.系统超前的“市场观念”。“这么大规模的梨树不能仅仅是种梨卖梨,而是着眼长远,要有产业的观念,打造全产业链条体系。”在曲宪忠的引领下,威县全面形成了“七个提起来”发展思路,聚焦产业、行业、产品、品牌,从建优生产基地、做强冷链物流、做实品牌营销,全面发力、全链培育,在全省率先发布梨区域公用品牌,组建梨产业协会,制定政府保护价,让梨果不但种得好、更要卖得好。2021年威梨品牌价值达2.7亿元;成功召开河北省首届梨电商大会、全国梨产销形势分析会,威梨进入教育部、清华大学等23家机关高校食堂,畅销北上广深等35个一二线城市。

  4.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曲宪忠创新的杜梨苗木建园方式,破解了当年栽植、当年嫁接、当年成活、当年成园的技术障碍,日本专家看了赞叹不已。他的新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带来了预料不到的效果,也极大颠覆着干部群众的观念。比如,将原来的木质芽接,调整为T字型芽接,极大提高了果树成活率;梨树的“枝条扭梢”一直是公认的难题,他多次与日本及国内的专家探讨,并自己亲身试验,发现早晨六点效果最好。在曲宪忠的创新理念下,威县健全完善了首席专家制度设计,引进了一批高端产业顾问;探索了农民职称评定改革,“四重五不唯”经验在邢台市推广,挖掘了一大批“草木才子”。威县引进了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充实了梨园管理服务的技术力量;创新了专业化服务体系,形成了“产业规模化+服务专业化”发展模式,为梨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5.坚持带富一方的“民本情怀”。曲宪忠对农民有着深厚友谊、深厚感情,喜欢跟农民交朋友、打交道,他总说“这帮农民选择了我推荐的梨产业,我就要对他们负责到底,把他们带出贫困,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从最初草楼村建设的200亩梨园,到威县最大的2000亩海升梨园,再到10万亩的高标准梨产业带,都得到了曲宪忠的精心指导,甚至手把手现场教学。曲宪忠每次回威县,顾不上舟车劳顿,一下车就直奔梨园,现场指导、现场教学、现场示范,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无私传授给梨农朋友。他是科学家农民,他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科学家,他手把手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科技工作者。梨产业协会理事长刘明亮,经常伴随曲老左右,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正高级工程师,对刘明亮同志来说,曲老是他真正的良师。正是曲老培养的这些广大“农民科学家”,带动威县发展了现代标准化梨园10万亩,14个乡镇226个行政村8万余名低收入群众,实现收租金、挣薪金、分红金,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

  6.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在威县的十年,曲宪忠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威梨产业的发展上,晚12点前从不休息,早晨5点准时起床,要么忙碌在梨园一线,要么在办公室研究难题,饭桌上谈论最多的是威梨。1月9日,积劳成疾的曲宪忠永远倒在了威县西沙河梨产业带。病榻上,他仍坚持筹备全县梨产业发展大会,他为“威梨”梦想奋斗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