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安宁市金方街道激活农村家庭“小细胞” 释放乡村治理“大能量”
时间:2022-04-02 08:17:21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合作指导司 作者: 字号:【

  安宁市金方街道下辖11个社区居委会和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 107959人。近年来,云南省安宁市金方街道党工委聚焦家庭这个细胞,从农村婚姻家庭、老人赡养、夫妻关系、未成年人监护等家庭矛盾纠纷入手,实行“联、早、准、实”,实现四方面转变,引领广大农村家庭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以家庭安促进乡村宁,开创了家庭和睦、乡村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一、以“联”聚合力,实现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金方街道党工委以发挥基层党组织、区域化共青团联盟、工会联盟、妇女联合会等组织作用为抓手,建立健全党政主导、部门共管、群团共建、社会参与的基层治理联动工作机制。一是强化党群组织联动。坚持党建带妇建、团建、工建,以党建活动联抓、民生实事联办、治理难题联解、志愿服务联动等方式,全力抓好党群组织聚人、为民惠民聚心、共治自治聚力,实现基层治理同频共振、联合发力。二是强化群团组织联动。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党员干部为骨干,联合17个村(社区)群团组织、38个妇女之家、15个儿童之家、16所家长学校、3个青年之家、16个人大代表联络室、10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青年志愿者队伍和巾帼志愿者队伍,发挥群团组织资源优势,形成纵向巩固、横向拓展、覆盖广泛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三是强化部门联动。以街道综治、派出所、法律援助中心、街道法律服务中心为保障,以基层妇联组织为平台,对接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四是强化代表群众联动。在17个村(社区)建立党员代表、人大代表、妇女代表信息库和联系妇女群众、联系特困群众双联系台帐,实施一帮一“家人计划”,每月、每季度定期开展联系互助活动,当好广大群众的娘家人和贴心人。目前,金方街道已成立帮扶小组24个,帮助妇女群众和特困群众200余人。

  二、以“早”除隐患,实现由事后向事前转变

  金方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乡村治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预防在先,强化源头管控,做到问题及早发现、及时解决,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建立健全预警预防机制。制定印发《金方街道异常家庭识别预警机制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预防工作机制,实行“一日一排查、一周一汇总”,每天由村(社区)治安巡防员在辖区内开展1次治安巡逻,及时报送矛盾纠纷等不稳定信息;每周由各村居民小组进行1次矛盾纠纷情况汇总,对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苗头进行梳理分析,上报分类处理建议。二是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以街头访问、电话沟通、入户走访等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大排查,对重点人员、特殊人群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预防,扑灭着火点,真正做到治未病。三是有效消除矛盾风险隐患今年以来,金方街道接待来电、来信、来访咨询1537人次,调解婚姻家庭纠纷246件,调解成功率达100%;邻里纠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成功调解邻里纠纷1428件;社会治安案件数同比下降13.76%,成功处理社会治安案件495件。2021年群众满意度达到97.47%。

  三、以“准”化矛盾,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金方街道党工委通过整合司法、综治、妇联、工会、共青团、人大、民政和基层党建办等部门资源,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建立定时定点服务圈,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打好家庭矛盾纠纷化解组合拳。一是聚焦矛盾类型,分类化解对突发性矛盾,集中做工作,及时化解;对周期性矛盾,不断做工作,反复化解;对长期性矛盾,经常做工作,逐步化解。二是聚焦家庭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发挥信访、人民调解室、基层妇联在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方面的职能作用,将家庭矛盾纠纷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有效预防和化解。三是聚焦困难家庭,帮扶化解针对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发展需求,依托人社、民政、妇联、工会、文旅中心等职能部门,组织举办家政、手工编织、茶艺师、育婴师等专项技能培训,积极对接用工企业,以订单式服务促创业就业。联合安宁市红黄蓝成长中心、安宁鑫湖医院等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线下助力困难群众就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渠道,通过安宁女声、安宁人才市场等微信公众号,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的线上就业服务。2021年,金方街道共解决225名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从源头消减了家庭矛盾纠纷的部分诱因,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四、以“实”强效果,实现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金方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保障妇女儿童利益、促进家庭幸福安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切实增强服务功能,创新工作载体,实现以小家和睦促进大家和谐。一是增强服务功能。17个村(社区)实现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有工作人员286名。每年每个村(社区)由市级财政安排11万元工作经费,确保人员、经费、办公设施到位。二是创新工作载体。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儿童之家、妇女之家、乡村法治宣传长廊等阵地资源,开展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女性大讲坛、法入家门等法制宣传教育,开展书香进家、亲子阅读家庭朗读会、最美家庭事迹宣讲会等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村居民维护和谐关系、弘扬家庭美德,从细微之处将法律知识和家风文明融入家庭日常。是创建平安文明示范。近3年来,金方街道9个妇联组织获安宁市级以上表彰,13个单位获安宁市级三八节表彰,9个村(社区)获安宁市零家庭暴力(平安家庭)示范村(社区)称号,6个村(社区)获昆明市平安家庭(零家庭暴力)示范村(社区)称号,3户家庭荣获昆明市级“最美家庭”,各1户家庭分别获云南省“最美家庭”、云南省“五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称号。

  

  (云南省安宁市委农办 供稿)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