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上湾镇 垃圾革命焕新颜 和美乡村入画来
时间:2025-08-21 10:58:41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胡河 蒋艳红 陆家木 王立山 字号:【

  “以前村里垃圾随手丢,风一吹到处飘;现在不一样了,垃圾桶满了很快就有人清,犄角旮旯都干干净净,住着心里舒坦!”望着整洁的巷道与清亮的沟渠,上湾镇侯家寺村村民杨大爷笑意盈盈地说。这舒心的变化,源于上湾镇全域推进的“垃圾革命”整村行动。如今,这场“革命”正以智能化管理为翼、以全员参与为基,让“人美、水美、环境美”的和美乡村图景,在全镇11个村徐徐铺展。

  智能“云管家”让垃圾管理“慧”起来

  “叮……尖山村十字社垃圾桶即将满溢,请安排清运。”上湾镇垃圾管理指挥中心的屏幕上,生态智能一体化系统实时闪烁着提示信息。这是全县为垃圾革命装上的“智慧大脑”,通过“天巡+云管+人查”模式,让垃圾拉运、设施维护、环卫人员管理等环节精准高效。智能系统推动垃圾管理从“被动清”转向“主动防”,清运效率提升60%以上。

  网格“铁肩膀”让责任链条“实”起来

  清晨的巷道里,网格员羊万生一边巡查,一边向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上湾镇119名网格员身兼数职:既是垃圾巡查员,每日排查卫生“死角”;又是公益性岗位监督员,督促保洁员履职尽责;还是卫生清理员,随手清理零星垃圾。此外,11名村级“垃圾革命”专责管理员作为“操盘手”,衔接智能系统数据分析与村民实际需求,确保整改措施落地见效,让垃圾“无处遁形”。

  全域“大扫除”让乡村颜值“靓”起来

  沿着上湾镇的乡间道路前行,道路沿线不见纸屑杂物,田间地头没有废弃农膜,河道沟渠清澈见底,巷道内外干净整洁,农户房前屋后归置齐整……这是全镇攻坚垃圾顽疾的成果,重点攻克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和陈年垃圾两块“硬骨头”,让“山水相依画里乡村”的愿景照进现实。“以前村东头大垃圾堆,夏天臭得没法开窗;现在清走了,还种上了花。”朱堤村村民刘大姐算起了“环境账”。目前,全镇43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整治完毕,200余吨陈年垃圾被彻底清运,乡村处处透着清爽。

  习惯“常态化”让宜居上湾“活”起来

  环境治理的长效,终究要靠群众的自觉习惯来托底。上湾镇以引导村民养成清洁习惯为“压舱石”,推动环境整治从“突击攻坚”转向“常态长效”。各行政村将垃圾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及时劝导乱堆乱放行为;网格员入户时引导村民整理庭院;孩子们参与“环保小卫士”活动,用捡拾的垃圾兑换奖励;老人们坐在巷口晒太阳,见着纸片就顺手捡起,念叨着“现在村里这么美,可不能糟践了”。从“要我清洁”到“我要清洁”,从“被动遵守”到“主动维护”,清洁习惯已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如今,村民自觉垃圾入桶,商户清扫门前区域,众人顺手清理杂物,村庄整洁成为“活出来的常态”。

  这场由智能系统“掌舵”、干部群众“划桨”、生活习惯“续航”的“垃圾革命”,正让“环境美”催生“生活美”。和美乡村的画卷愈发鲜亮,宜居上湾的活力,在袅袅烟火气中自然流淌。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