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手记丨金沙江畔的振兴答卷
时间:2025-09-11 18:55:33 来源:微观三农 作者:欧阳鲁煜 字号:【

  在川滇交界的崇山峻岭间,石可莫村如同一粒沉睡的红宝石,静卧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褶皱中。2023年9月6日,我来到了石可莫村,回想起来已经有七百多个日夜的驻村时光了,它像一本被风沙磨旧的书册,记录着乡村振兴的跌宕起伏与悄然蜕变。当山间的玫瑰茄再次绽放时,我才惊觉,这片土地早已将它的脉络融进我的生命。

  红土初识:从陌生到交融

  初抵石可莫村时,盘旋的山路与灼人的烈日如同一道现实考题。村口的老榕树下,几位彝族老人上下打量着我们这群“外来者”,目光中混杂着期待与疏离。直到某日走访,一位大娘默默递来一碗酸角汤,酸甜的滋味顺着喉咙沁人心脾,那一刻,某种无形的隔阂悄然溶解。

  踏入这片乡村开展走访工作,眼前的景象带来的触动远超预期。脚下的泥土,似是岁月与奋斗交织出的独特纹理,记载着过往的故事。村民们的生活虽不奢华,却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热情好似熊熊烈火,温暖着每一个到访者的心。我们带着政策文件走进村民家中,瞬间就被拉进了热络的唠嗑氛围中。在轻松的交谈里,我看到了他们对未来的期许,那是比物质更宝贵的财富。来到脱贫户富琼大姐家,女主人满脸笑意,招呼我们坐下喝杯热茶。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她便分享起在沙质土地如何种植玉米的方法,边说边比画,质朴又实用。

  几次走访过后,我深切感受到,乡村的发展之路,就藏在这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里,藏在乡亲们虽粗糙却有力的双手上 ,藏在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之中。

  攻坚图谱:模糊中的清晰

  在石可莫村村委会醒目的地方,一张明亮的乡村振兴作战图勾勒出振兴的轮廓。蓝色图标注着蜿蜒的水系,绿色图圈画着起伏的田垄,橙色图串联起散落的村落。这些粗犷的线条背后,是树堡乡党委、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共同为石可莫村搭建的振兴桥梁。

  我还记得,老支书和副书记为了村里产业到底主抓芒果还是人参果,争得面红耳赤。两人互不相让,一个拍着桌子强调芒果市场需求大,另一个扯着嗓子说人参果经济效益高,谁也不服谁。看着他们争得那股子认真劲儿,我就知道,石可莫村的振兴有希望。他们的争执,在我眼里却是对村子发展的急切、对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期盼。这份为民的热忱,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有力量。

  2023年和2024年集体经济账本上,凉山州首例村集体10千伏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用连续两年的良好运行见证着石可莫村的悄然蜕变。

  该光伏发电项目的电站容量为320KW,建设地点位于石可莫村村委会和原江竹乡卫生院。项目配备3台并网逆变器,依据村“两委”与国网会理市供电公司签订的协议,所发电力全额并网销售。截至目前,该项目各项设备运行正常,发电量最高可达2000度/天,已累计创造收入二十余万元,惠及石可莫村634户村民,为石可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实现了集体经济的显著壮大。

  吃水问题,曾是村民多年想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在树堡乡党委、政府的全力推动下,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全力协调建设光伏提灌站。勘测水源时丈量的河床、协调施工时熬红的双眼,最终化作蓄水池中荡漾的清波。

  2024年4月,当金沙江的水源源不断地从老百姓家的水龙头涌出时,老人们用颤抖的手掬起清水时的神情,比竣工报告上的任何数据都更具说服力。而在2024年树堡乡党委、政府、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争取的道路建设工程中,村民自发组成的监督队,用沾满泥浆的胶鞋丈量出的“连心路”,成了干群关系最朴素的注脚。

  成长年轮:泥土中的蜕变

  翻开驻村日记,2023年10月的经历仍历历在目。那段时间,为全面了解村情民意,我穿梭于各个村落,每日翻山越岭,有天我的运动鞋深陷泥潭,是彝族阿妈用火塘的余温烘干的鞋底,令我感动不已,心里想着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为石可莫村村民服务。

  通过持续的实地走访调研,我了解到了不少村民们的实际困难。例如,邬启光一家,因家庭成员身患癌症,治疗费用高昂,生活陷入困境。我详细整理资料,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按照政策流程,成功帮他家将低保提档至A档,以缓解其经济压力。还有李爱聪家,母亲长期患病,家庭经济拮据,按照相关政策我协助他们申请了低保,并将其纳入监测范围,以便后续能及时给予帮扶……

  初来乍到之时,在村民大会上发言的我紧张得磕磕绊绊,很多政策内容都表述不清,面对村民们的提问常常不知所措。而且当地方言难懂,交流障碍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外来户”,难以真正融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主动向村民学习方言,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事务。如今,我不仅能用带着彝腔的汉语与大家顺畅交流,还能在邻里间发生纠纷时,充当调解人,帮助解决矛盾。村里人举办“杀猪饭”时,热情的村民总会把我的碗里堆满腊肉,将我视作亲密的家人。

  这些难忘的瞬间,赋予了“融入”这个词丰富的内涵和温暖的情感。这片土地以最质朴的方式,慢慢改变着我,让我从一名驻村的“过客”,逐渐成长为乡村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2024年2月,当省级重点优秀帮扶村的牌匾挂上村委会时,晒谷场上此起彼伏的谈笑声,比任何表彰都更令人心潮澎湃。

  未来之种:模糊中的光亮

  2024年8月,树堡乡石可莫村的发展蓝图正在不断铺展。在树堡乡党委、政府的引领以及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人参果种植规模扩大的规划稳步推进,而壮大释迦果产业的构想也在月琴声中逐渐成形。

  2025年,扩大人参果种植规模这一决策已初显成效。现已全部采摘完毕,平均每亩的收益突破万元大关,销售总额突破百万元,实实在在地惠及了四十多户种植户。

  与此同时,释迦果产业也在持续发展。脱贫户孙文海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去年他家的释迦果树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今年更是干劲十足,将种植规模从去年的200棵增加到了240棵。如今的石可莫村,在科技振兴方面,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为集体经济注入活力;在农业振兴领域,人参果、玉米、芒果、释迦果等经济作物齐头并进。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此刻,石可莫村就像一艘蓄满动力的航船,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稳稳向前。曾经的难题逐一破解,未来的蓝图正徐徐铺展。我们每一位参与者都满怀热忱,持续奋进。我坚信,这艘承载着村民梦想的航船,定能穿越风雨,驶向充满希望的远方。这片红土地,必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书写出永不落幕的繁荣篇章。

  (作者系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树堡乡石可莫村驻村工作队员)

责任编辑:雷南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