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微评】让产业扶贫更有“自信”
时间: 来源: 作者: 字号:【

  ~“我们叫‘马铃薯之都’,他们叫‘马铃薯之乡’,都好!”这是5月22日全国人大代表费东斌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市场比较时的回答。“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对产品自信尤为重要。这也给我们产业扶贫提了个示:在发展种植上要多花心思,要多产精品、以质取胜,决不能因为是扶贫产品而打折扣。

  卖扶贫产品不能光靠“同情”。一些扶贫产品广告都在用“求助、遇困”等词儿来吸引人,有时候反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高品质;消费者出于“帮助”心理来购买,并不过多在意产品本身。这可不是可持续的办法。

  老乡对自己种出来的产品,一定要有自信。我们国家的原来832个贫困县基本上都有主导产业,拥有4100多个产业专家组,有条件的贫困村还建立了特色产业基地,可以说“没有种不出来的产品!”而目前全国已经认定扶贫产品4万多个,每种扶贫产品都有它发展的独特优势,每寸土地都有专属于它的环境气候。良好环境+独特气候+专家指导+老乡用心管理,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扶贫产品是独一无二的、质量是有保障的。

  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并通过市场卖给有需要的消费者,这是产业扶贫成功秘诀。贫困地区的产品更有特色、更有质量,我们的产业扶贫也更有“自信”!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