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马传喜:守好农业之“芯”
时间: 来源: 作者: 字号:【

种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

 

也是马传喜的牵挂

 

全国两会前夕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马传喜

 

接受新华社客户端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

 

畅谈他与“农业之芯”的故事

 

 
0:43
/5:22
 
 
 
 
 
 
 
 
 

 

  一颗种子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作为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马传喜深知种子的重要性。他说,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长势、抗灾性以及产量与质量,一颗种子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因此各国农业研发机构和大型种业企业竞相将先进技术应用到种子研发上。

 

  “育种是‘睡在麦地旁’的科研。”马传喜说,冬春田间观察,初夏授粉杂交,科研团队从南到北几个基地都要去,每到小麦成熟期,就要追着“麦浪”跑。

↑全国两会前夕,马传喜就种子研发等问题接受采访

  粮食安全,关键在于守好农业之“芯”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马传喜认为,“打赢这场战役,要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种子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随着全国两会临近,马传喜正忙着打磨准备带到两会上的提案。他说:“这次主要聚焦三个方面:第一,要更广泛地利用生物育种的种质资源;第二,要提高种业科研育种水平;第三,要加强种质资源市场化。”

↑马传喜介绍种子标本

  让百姓吃得饱也要吃得爽

 

  除了安全不安全,食物好不好吃也很重要。“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粮食品质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品种细分、定制化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马传喜说。

 

  现在,许多人开始追寻食物多年前的味道。这种变化给马传喜的育种工作带来启发:“这说明人们对粮食需求日趋多元化。一些地方性品种的优点也受到很多人喜爱,如果把这些优点与高产品种的优势相结合,就会研发出产量高、质量好的种子。”

 

↑马传喜在安徽合肥进行访谈录制

 

  出生在皖北农村的马传喜,被熟悉他的农民朋友称为“打麦地里走出来”的全国政协委员。他从小就觉得“小麦是好东西”,“那时候日子苦,小麦做的白面馍一年吃不上几个。当时小麦种子不行,亩产不到100斤。”在他和小麦种子打交道3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小麦亩产已远超这个数字。作为长期关注粮食问题的专家,马传喜认为“中国人的饭碗已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