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宽阔的金田起义纪念广场向右转,一排排整齐的竹竿映入眼帘,这是为淮山搭建的爬架。“金田镇金田村里,几乎所有田地都见缝插针地种淮山。”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金田镇返乡创业青年彭蔚说。做淮山精深加工,她是认真的。
淮山是药食同源的食物,一般制成干片做药、煲汤,这是原有的食用习惯。“我想把淮山添加到日常主食里,比如面条,一日三餐都可能选择它,使用场景更多。”彭蔚说。2017年,她流转了380亩土地建立淮山基地,又加入淮山面条的研发行列,找到了广西农科院食品加工研究所的专家请教,多次到类似的加工企业参观学习,花了大半年终于实验成功。随后又升级了工厂设备,进行技术创新、量化管理,实现淮山面条的工厂化生产。
“主食只有面条是不够的,我们还推出了淮山馒头,淮山糕点等系列产品,扩展更多使用场景。”彭蔚分析说,“迎合市场需求,提高淮山的附加值,用二产带动一产,金田的淮山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