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强化组织化链接、深化全方位联农
时间:2022-01-28 09:55:28 来源: 作者: 字号:【

  一曲“浏阳河”曾经唱响大江南北,成为畅销歌曲。浏阳河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浏阳河集团在联农带农方面领域也一直努力探索,由最初的“公司+农户”到如今的混合经济,成为产业化领域的引领者。

  浏阳河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湖南省千亿产业(粮食)标杆龙头企业和湖南省旱杂粮产业发展依托单位,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先进民营企业。成立16年来,浏阳河集团在投身新农村建设、精准产业扶贫、“万企帮万村”活动中,经历了从“公司+农户”阶段到现代农业产业化混合经济联合体的历程,探索出了以企业、村级集体、农民的利益共同体为核心,以农业产业持续增效、农业持续增收实现互利多赢为准则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混合经济)。

  一、探索“公司+合作社+整村对接”模式

  成立16年来,浏阳河集团在投身新农村建设、精准产业扶贫、“万企帮万村”活动中,探索出了以企业、村级集体、农民的利益共同体为核心,以农业产业持续增效、农业持续增收实现互利多赢为准则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集团直接与贫困地区行政村“两委”对接,创办合作社,企业以资金、技术、市场(销售)等为支撑,村级组织和农户以土地、劳动力、农业生产资料等投入,吸纳更多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将“公司+农户”组织结构提升到“公司+合作社+整村对接”的联合体形式,即:企业牵头、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参加、生产产业集聚、村、企、民共同发展的模式。集团探索出以旱杂粮为产业、以自然村为单位、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党建互帮为保障的共同发展模式。集团共对接21个行政村,组建17个专业合作社,带动5000多户农民发展生产,帮扶贫困户(学生)860户(人)。

  二、创新“公司+合作联社+全产业链”进阶模式

  集团重点围绕“产业化”和“产业链”做文章,集团组织联合31个专业合作社,成立专业合作联社,将临近行政村、户资源整合,在贫困地区将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着力打造旱杂粮从种植、研发、精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组建旱杂粮产业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打造旱杂粮产业园,使贫困地区的农户全方位参与到企业的整个产业链上来,在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长期、稳定的收入同时,集团旱杂粮产业得到了较好发展,将企业和村级集体与农户的利益共同联合体推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高度。

  三、要素股权化“混合经济股份制”探索

  2015年,浏阳河集团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资本市场“旱杂粮”第一股。进入资本市场后,集团抓住新机遇,适时在古丈、慈利、邵阳等贫困县,将“公司+整村+合作联社+全产业链”联合体形式创新为混合经济,即企业与村级集体和专业合作社、农民共同注册成立农业开发公司,以股权为联结机制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股份制公司。公司以资金、技术入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农民以土地资源、房产,农产品等资源入股,共同组建农业“开发公司”,各自按投入持以股权,用股权联合,严格按公司法规范管理和运作,公司董事、高层管理人员、监事和管理人员按出资比例协商委派,企业以技术支撑、农产品收购、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和市场销售为主,村集体组织以整合农村农业资源、组织生产、协助基地建设为主,农民则是公司农业(产业)工人,以“工”为主,共同通过资本市场携手实现更大发展,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形成更加稳定、长期的利益共同体。

  四、打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建扶贫产品特产馆促增收入

  2019年,为促进湖南省农产品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有效对接,助力决胜脱贫攻坚,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集团与广东省农业厅签订“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湖南馆建设运营委托协议”,在广州市荔湾区的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湖南馆”、深圳罗湖区驻深办一楼的“绿色湖南扶贫特产馆”及省内12个“产业扶贫”馆,与湖南省70家扶贫企业、专业合作社“无缝抱团”合作,组织近500多种扶贫产品入驻扶贫馆。

  15年的探索,浏阳河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之路基础越来越牢固,机制越来越科学、成效越来越显著、特色越来越鲜明,道路越走越敞亮。集团建成育种基地5000多亩,种植基地37000多亩,与村级集体、合作社、农民共同注册成立的四家农业公司,和31个专业合作社产业带动23000多户发展生产,带动脱贫地区26县49个村、脱贫户3531,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浏阳河集团多次获评全国和省“社会扶贫”先进集体。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