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精品水稻产业联合体:服务促联合、稳粮又增收
时间:2022-01-28 09:45:42 来源: 作者: 字号:【

  “服务促联合、种粮也赚钱”,这是银川市精品水稻产业联合体(简称“联合体”)的初心与坚持。经过6年的不断发展壮大,联合体探索出“龙头企业+粮食银行+产业联合体+基地+农户”的联合合作发展模式,为水稻种植户提供优质种子化肥、技术服务、溢价回收、金融信用担保等多项服务,着力推进服务链条前伸后移、拓展增值,实现联合体与政府、企业、农民、社会的多方共赢。

  一、设施设备租赁服务联合模式解决农民扩大生产后顾之忧

  联合体牵头企业旗下拥有8栋横向通风绿色储粮仓储库、1440平米台湾三久低温水稻烘干车间、3144平米原粮周转库和1.26万平米晒场,合计10万吨年仓储能力、30万吨年烘干能力。依托这些优质服务资源,联合体逐步构建起以设施设备租赁服务为纽带,相关成员,特别是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的粮食产业共同体。通过做好末端仓储服务,解除了水稻种植农户后顾之忧,服务农户由银川市永宁县扩大到全区水稻产区,水稻订单面积由2万亩增加到16万亩,农户粮食晾晒难、储存难问题彻底解决,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种植基地与销售终端的距离,提高了农产品上行的流通效率,带动了黄河流域宁夏绿色食品的高质量发展。

  二、创设粮食银行,粮金粮物随时兑换,切实保障粮农收益

  为有效应对农民“储粮难”问题,借鉴金融业经营理念,依托联合体自身仓储和经营优势,按照“免费存储、存取自由、粮权不变、落价保底、存粮付息”的原则和经营方式,联合体创新发展了“粮食银行”服务模式。成员将粮食存入联合体仓储库时,在办理采样、验质、定价、过磅、入库、签订协议等手续后,即可领取发放载有账号、户名、支取方式等信息的“粮食存折”,并实时记录储粮户存粮品名、数量、价格、结存数量等内容。农户凭此“粮食存折”即可随时提取粮食,也可随行就市出售(如粮价出现市场波动,“粮食银行”最低按“入储粮价”结算),还可凭“粮食存折”到联合体在当地开设或联办的十几家便民店按粮食市价等值兑换所需的成品粮油、农资、日用消费品。同时存入的粮食还可按市场价格和储放时间计算利息(小麦、玉米按每年4%计息,水稻按每年6%计息)。截至目前,通过绿色储粮减损,粮食银行累计节粮减损7500吨,0.2—0.4元/千克溢价收购和储粮按息分红等使得农民亩均增收260元。

  三、创新动产浮动抵押贷款,汇资金保成员及时足额收粮款

  农产品不能被银行抵押担保一直是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关键难题。为解决联合体成员资金困难,联合体与农发行探索建立“金融粮+动产浮动抵押+贷款”合作模式,即“把20%的自有资金和农发行收购贷款形成的粮食库存作为浮动抵押物,在此基础上引入监管、交易、公证三个第三方共同监护粮食。贷款发放时采取“信用贷款”方式,破解联合体“无担保”的困境,联合体用“贷款收粮”进行抵押,银行掌握了粮权粮食出库还贷,授信额度可循环使用,贷款专款专用只能用于购粮。农民交粮后联合体向农发行永宁支行提请付款支付数据,农发永宁支行在3—7个工作日内支付粮款,消除了农民“卖粮难”和“打白条”的情况,切实保障了粮农及时足额收到粮款。

  四、“七统一”管理串联农业供应链前伸后移更好联农带农

  联合体探索“龙头企业+粮食银行+联合体+基地+农户”全产业链服务模式,每年初与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签订优质水稻供货协议,据此与农户、合作社签订优质原粮订单,不仅推进了大面积集中连片土地标准化水稻种植基地建设,也获得了质量可靠、货源稳定的原粮保障。联合体在宁夏境内永宁、贺兰、兴庆、吴忠、灵武、青铜峡等市、县(区)与20余家合作社签订服务协议,由联合体按照品种、育秧、耕种、灌溉、施肥、植保、收货“七统一”服务模式指导合作社农民对土地实行统一作业,在为农户减少投入的同时通过统一收购、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储存、统一销售的专业优势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经营实现服务链条的前伸后移,实现了产业多层次转化增值和收益最大化。据统计,2019年度粮食订单面积7.5万亩,收储水稻4.5万吨,支付农民粮食资金约1.1亿元,2020年度粮食订单面积10万亩,收储水稻5.25万吨,支付农民粮食资金约1.4亿元。稳稳地托住了种植户的“钱袋子”,足量的优质原粮也保障了上游加工企业的“粮袋子”,龙头大米加工的优质宁夏大米分销到全国各地居民的餐桌上。截至目前,联合体订单水稻面积达16万亩,带动服务8万亩,农机使用率85%,粮食交易量15万吨,服务农户6000户,直接带动就业人数500余人,间接带动1000人就业。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