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关于举办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有哪些要求呢?
推进市场化改革,做好配合衔接工作
本届农交会深化市场化改革,按照产品大类和行业划分,着力提升展会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各筹展机构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农交会市场化改革,主动研究、积极配合,做好改革衔接工作,动员本辖区或本行业的重点企业积极参展,加快农交会市场化转轨进程。
创新组展形式,提高公益展区实效
公益性展区以展示交流为主要内容,全面系统展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效,不再单独设置省级展区,各省(区、市)重点展示本省农业农村发展成就的1—2个亮点,面积63平方米左右,充分体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理念、新成果、新趋势,展区突出政策性、观摩性、互动性。各筹展机构和单位要确保人员、经费不减,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做好本辖区的组展和管理工作,确保展示成效。
弱化行政色彩,强化贸易洽谈和订单签约
本届农交会处于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转型期,要弱化行政色彩,精简优化重大活动,完善提升信息服务,加强现场咨询、贸易洽谈等配套服务,开设采购商专场,着力促进农产品贸易洽谈,提升贸易成果。各省(区、市)要尽快转变思路,积极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动员辖区内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成长型企业参展,推动产销衔接和订单签约,把农交会办成务实高效的高端综合性展会。
助力消费扶贫,推进贫困地区产销对接
公益性展区将设立扶贫展区,以“助力消费扶贫”为主题,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我部定点扶贫县等区域,重点为带贫能力强、贫困户参与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搭建展销平台,集中展示推介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培育和主体带动,促进产销对接。扶贫展区参展单位一律免除场地费、搭建费,原则上不在其他展区参展。
强化品牌推介,扩大美誉度和影响力
本届农交会以农业品牌为主题,将围绕农业品牌开展系列营销推介活动,首次设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公共推介区,为各省(区、市)宣传推介农业品牌搭建服务平台。鼓励各省(区、市)创新推介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优先推介知名度高、美誉度好、品质过硬的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公共推介区将免费提供场地、舞台音响等,推介方自行安排现场服务人员。
严格准入标准,提升参展产品品质
各筹展机构和单位要对参展主体、参展产品、展示内容等严格审核把关。参展主体以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为主。鼓励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独立参展。鼓励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品牌农产品参展。参展产品应获得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或通过HACCP、GAP等国际体系认证,实行质量追溯管理,严禁展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及“三无”产品,严禁虚假宣传产品功能功效。
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展会有效开展
筹展机构和单位作为筹备农交会各项工作的牵头单位,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要全方位落实安全责任,对本展区范围内的消防安全、施工安全、展会秩序、食品安全以及人员安全承担直接责任,制定工作预案,明确责任范围,细化职责任务,确保展会平安有序。
礼赞70华诞
做强农业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
11月15-18日
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