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鹏:发掘农业微生物应用潜力
时间:2022-03-10 03:25:1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锦华 字号:【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的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发掘农业微生物应用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6日下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这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微生物资源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在食品、肥料、农药兽药、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应用广泛,不仅能有效解决“人畜共粮”问题,还可缓解资源短缺局面,提高食品安全性能。微生物农业凭借其生物工程技术特征和工厂化生产的优势,被称为“白色农业”。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的出台,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在2020年首次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未来农业领域开发利用促进微生物保护的任务更为迫切。

  作为一位来自创业投资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的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关注到了微生物农业这个领域,他认为该领域发展前景广阔,但当前还存在一些发展短板。

  第一个短板是农业生产领域对微生物重视不足。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向来重“动植物”,轻“微生物”,但事实上,农业环境中微生物数量巨大,土壤中80%的有机质来源于微生物。目前对微生物在作物增产、植株抗病、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价值普遍认知不足,成功产业化开发的微生物菌种相对较少。另外,微生物在土壤碳封存中的关键作用同样未得到重视。第二个短板是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有待加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需要专业的保藏技术和特殊的保藏设施。作为唯一的国家级农业微生物保藏机构,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目前保藏菌种2.3万株,仅为海外发达国家同等菌种库保藏量的1/4。由于企业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大量有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面临污染、退化、灭失和专利侵权等风险。最后一个短板是微生物肥料的市场接受度落后于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就价格而言,微生物肥料普遍比化学肥料更贵;就肥效而言,微生物肥料见效需要一定时间,且在生产施用环节中对环境要求较高。所以,受制于成本和肥效稳定性等因素,农民对生物菌肥接受度不算太高。尽管微生物肥对保护土壤有机物活性非常有效,但考虑到农产品附加值有限,农业生产主体对微生物肥料的施用积极性并不高。这对微生物肥料的推广带来较大挑战。

  未来,随着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微生物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将愈加凸显。沈南鹏长期关注农业发展,他认为,充分发掘农业微生物的应用潜力,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对推进高产高效、绿色环保的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今年全国两会他再次提交了与农业相关的提案,呼吁关注微生物农业。他建议从四方面努力,发掘农业微生物应用潜力。

  从研发着手,加强农业微生物科研突破,拓展研究专项支持范围。他建议建立跨学科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微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农学等科研人员联合开展农业微生物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形成饲料发酵、农业废弃物无害利用、土壤改良和污染防治等子专项,资助相关领域微生物资源发掘利用研究。

  从应用着手,加大微生物产品的应用推广,尤其是要加强对固碳菌株的支持。依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服务组织,通过将微生物肥料列为主推技术示范任务、开展田间效果试验讲解等方式,加强微生物产品的应用宣传推广;菌种选育优先支持促进固碳功能的关键菌株挖掘利用;加大对可用于食物和饲料的微生物蛋白质生产技术的长期研发支持,逐步降低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从平台着手,政企共建充实菌种保藏力量,以资源摸底和知识产权保护促开发利用。沈南鹏建议参照深圳国家基因库政企合作经验,政府遴选一批具有成熟保藏条件的企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补贴形式,联合共建新型菌种保藏库;建议农业农村部制定更全面的农业微生物资源目录并更新发布,为研究各种农业微生物相互作用与发挥效能提供基础支持;建议优化农业微生物专利菌株鉴定方法和侵权判定标准,明晰基因序列相似程度达到何种比例即可认定为同一种微生物,加强创新菌株保护。

  从政策着手,加大减税补贴力度,优化肥效评价体系。沈南鹏建议进一步深化“肥药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可有效缓解对土壤微生物的伤害;参考生物有机肥免征增值税先例,将生物菌、土壤修复剂等纳入免征增值税范围;设立微生物肥料分级补助制度,根据微生物肥料中化肥占比不同分级给予补贴;进一步完善微生物肥料肥效评价体系,将有效活菌进入土壤后定殖性、抗逆性、增产效果等纳入生物肥料标准体系。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