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国委员: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工作
时间:2025-03-04 15:19:52 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 王小英 字号:【

  “面对极端暴雨天气,防灾减灾意识薄弱,仅凭惯性思维和经验应对,往往丧失最佳时机,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完善气象等自然灾害防御的科普工作。”正在举行的甘肃省两会上,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兴国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气象等自然灾害防御科普工作的提案。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甘肃省极端降水事件整体趋多趋强,从2022年“7·15”庆城超历史极值暴雨,到2024年发生的1961年以来最强的“7·23”暴雨等,气象灾害引发的风险日益加大,防灾减灾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杨兴国说,甘肃十年九旱,相对南方居民来说,公众应对此类极端天气的经验是不足的,一旦遇到极端暴雨天气,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很大损害。

  他说,除了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薄弱,依然有惯性思维,凭经验应对,导致会丧失最佳时机外,甘肃对自然灾害的危害与防范等方面的科学普及涉及内容不多,同时部分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危险人群对高级别预警的认识不足,所以解决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为此,杨兴国建议,一方面系统性开展对省市县乡各级决策者的科普培训,将科普纳入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务必掌握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特征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应急知识,做好应急科普。另一方面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自救能力,各级政府要科学制定防灾减灾科普工作的措施,加大对科普经费的投入力度,结合各地实际,建设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综合馆或科普公园,制定推动最新防灾减灾技术成果科普化政策,探索设立科普成果奖,建立各科普场馆及设施建设资源共享和更新机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和渠道向公众展示防灾减灾知识和技巧,同时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科普培训体系,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从业人员培训。

责任编辑:程明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