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邮政以“1234”工作体系 构筑乡村振兴综合服务新矩阵
时间:2024-07-01 15:41:13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邮政”)主动融入省委省政府服务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战略部署,承担央企“国家队”的社会责任,整合邮政资源,加强政企合作,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1234”浙江邮政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全方位构筑乡村振兴综合服务新矩阵,助力“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获得全国政协调研组、主题教育中央指导组、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许,省委书记易炼红、副省长柯吉欣等多次批示肯定,并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常山县电商物流共配中心

  一、构建“1个体系”,筑牢乡村振兴基础盘。浙江邮政公司发挥邮政点多面广优势,依托“村村通邮”普遍服务网络,以“两中心一站点”(县、乡镇共配中心,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为核心加快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优化,大力推动客货邮融合、邮快合作,全面畅通农村物流通道。截至2023年底,全省建成县级共配中心56个、镇级共配中心199个、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2.2万个,基本实现一村一站全覆盖,邮快合作建制村覆盖率达81%,全年累计进村邮件达2.1亿件,建成交邮合作线路180条,月均代运邮件18.7万件,全面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有效破除农村客运量下降和农村物流需求激增的突出矛盾,全面夯实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基础盘”。

  二、强化“2个赋能”,提升乡村生活便捷度。一方面,强化普惠金融赋能。聚焦特色产业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以县为单位推进村级数据资源建设,设立超过300个乡村振兴金融工作室,全面开展信用村建设,推广“整村授信”、邮惠万家直销银行等模式,推动优惠便利的普惠金融惠农便农。截至2023年底,建成信用村1.6万个,累计开发特色产业贷67种,全省邮政涉农贷款结余2400亿元。另一方面,强化网点转型赋能。利用1861个营业网点,叠加警邮、税邮、普惠保险等高频政务便民服务42项,构建邮政公共服务平台,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2023年提供“警医邮”服务136万次,累计服务群众712万人次,成为全国警邮业务合作样板。

长兴邮政助农电商销售

  三、打造“3个生态圈”,提升乡村市场流通力。一是打造“惠农服务生态圈”。搭建邮政特色的农村电商平台、综合物流网络、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全面破除农村“销售难、寄递难、融资难”痛点,截至2023年底,累计助农销售19.34亿元,寄递农产品超11.79万吨。二是打造网点+站点便民服务生态圈。依托2.87万个邮乐购综合便民服务站点,将线下功能单一的农村小商超改造为综合便民服务点,开展代收自提、便民缴费、普惠保险等业务,2023年全年为374万人次提供就近便民服务。三是打造“工业品下乡生态圈”。打通工业品下行通道,实现优质大单品直达农村商超,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助力11.2亿品牌产品通过邮政渠道直达农村,促进农民消费升级扩容。

  四、发挥“4个牵引力”,激活产业振兴新动能。一是发挥政策牵引力。打造由1067人涵盖金融、寄递、农村电商人才组成的服务乡村振兴队伍,为新型农业主体提供“一对一”专属综合服务,有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及现代“新农人”队伍高质量发展。二是发挥销售牵引力。发挥邮政“线上+线下”优势,运用“政府搭台、邮政运营”模式,建设地方特色农品馆27个,打造农品区域公共品牌12个,搭建集综合物流、助农销售、一站式便民服务、文化宣传交流、普惠金融服务、党建联盟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邮政综合服务平台。三是发挥寄递牵引力。依托三级物流体系打造以高品质服务为特点的极速鲜产品及以高性价比为特点的标准箱产品,提供专属寄递优惠价格及全环节服务保障方案,助力我省优质农品行销全国,2023年全年邮政寄递农产品突破1.65亿件。四是发挥信贷牵引力。通过与邮政储蓄银行浙江省分行合作,持续优化“融资E”惠农经营贷款及特色产业贷等邮政优势产品体系,创新推出的“贻贝贷”“葡农贷”“仙梅贷”等特色产业贷结余69.1亿元,扎实助力产业提升和“新农人”培育。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