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全省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放大超大城市科技、人才、市场、流通优势,通过良田打基、机械助力、农事服务、生物防控、数智赋能、订单销售、政策加持、保险兜底等举措,“三重赋能”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市,全链条推动“大田种出效益”,持续擦亮“高效生态农业首倡地”金名片,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杭州范例。
杭州建德无人机植保作业
一、着力推进农业“双强双优”,加快赋能高效生态农业。杭州市紧紧围绕“农业标准地+双强”建设要求,强化科技和装备“双强”、耕地和种子“双优”支撑,聚焦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目标,首创高标田示范区建设,永农内已累计建成高标田103.57万亩。重点打造20个以“农业标准地+双强”项目为核心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现代农事服务中心20个,总投资5.58亿元。作为实施“双强”行动的示范基地和重大平台。一是资金要素强配置。市级财政专门安排2.5亿元资金,对每个示范园按照主体投入的50%进行奖补,最高可达2000万元,共撬动5.58亿元社会资本投入。二是政策叠加强装备。突出农事服务中心、先进适用农机装备、设施大棚等建设重点,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农机装备646台(套),全面提升杭州农业的设施和装备水平。三是连片流转强规模。在“依法”“自愿”前提下,鼓励村集体开展土地整村、整畈流转,通过土地宜机化改造,打造成适宜不同产业发展需求的农业标准地。四是联农带农强共富。聚焦探索联农带农共富路径,通过扩大就业、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种植、运输、包装材料、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带动农户3000户以上,带动关联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
杭州临平果农直播销售水果
二、大力发展新型综合种养,加快赋能“大田种出效益”。杭州市着眼“大田种出高效益”,大力发展“稻渔共生、稻渔共赢”“以田养鸭、以鸭促稻”的新型综合种养模式,努力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绿色环保、稳粮增效”的综合效益,走了一条适合杭州水土、具有杭州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一是出台综合种养的“支持政策”。出台《乡村振兴支持政策二十三条》《新型综合种养行动方案》《新型综合种养基地创建标准》等文件,对稻鸭等综合种养给予1500元/亩奖补,对高标准稻蛙综合种养给予3000元/亩奖补。新增实施“稻蛙订单价格指数”等新险种,提高综合种养的抗风险保障水平。二是强化综合种养的“科技支撑”。加强优质苗种繁育体系建设,增强苗种供应能力。加强减肥减药、绿色防控、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提升等环节的研发示范,加快全程机械化,持续提升综合种养主体技术水平。三是延伸综合种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综合种养模式放大效应,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研学科普、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推进品种培优、品牌赋能、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四是提升综合种养的“综合效益”。全市共发展新型综合种养面积10.8万亩,较上年新增9.6万亩,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带动农户增收2.5亿元以上。
杭州淳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三、全面提质乡村数字化转型,加快赋能智慧农业样板。杭州市坚持把提质乡村数字经济作为农业“一号发展工程”,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和农业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一是“数字化+工厂化”,拓展农业生产新空间。大力发展未来农场、植物工厂、数字渔场、数字牧场等数字农业工厂,向设施农业要空间。累计建成省级未来农场3家、数字农业工厂49家,完成种养殖基地数字化改造194家。二是“数字化+园区化”,打造农业组织新模式。与阿里巴巴合作,探索打造数字大田、无人农场。以数字大田建设为基础,高标准铺建农田数字设施,绘制“地水空”数字地图,强化物联网设备互联互通。20个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建成后,将成为杭州智慧农业的样板。三是“数字化+订单化”,探索产销双赢新方式。探索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有效缓解农产品产销不对称问题,增加农产品的销售半径,提高交易速度,推动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四是“数字化+电商化”,开辟产业增收新路径。积极打造农产品电商产业园、网上农博馆等电商平台,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与无忧传媒等合作,开展“直播达人进乡村”活动,遴选100名直播达人为“杭州乡村直播推广大使”,让电商直播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加速器”。全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77.32亿元,农村电商交易额190亿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