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2023年是“千万工程”二十周年。二十年间,浙江乡村实现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融合发展。浙江作为数字经济的先行地,正努力建设全国首个数字乡村引领区,积极探索形成浙江创新、全国共享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
2023年5月,在浙江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潮新闻客户端发起了“浙村超有料”乡村网络文化传播活动,将目光聚焦浙江数字文化乡村建设,探索全新的主题报道宣传模式,从一线潮新闻创作者“乡村网络文化传播官”的视角出发,探寻浙江乡村在二十年中的变迁,发现不一样的乡村发展路径,通过创作者运营众筹乡村传播新思路。这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信息双向交流转变成宣传报道的新路径,发挥了用户运营思维在报道中的应用。
活动主海报
截至2023年底,潮新闻#浙村超有料#话题共收到视频投稿3673条,端内阅读量达320万,点赞量达14.1万;微博话题原创量达1.6万,阅读量达10.3亿,发布媒体达78家;抖音话题播放量1053.6万次。相关稿件在国家级媒体、省级媒体等共168家媒体联合转载,全网传播量超1500万,入选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主题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及邀约,潮新闻总结了创作者运营的应用下,乡村网络传播模式的做法、经验。
#挑战打卡100种乡村产业#创作者共创专题
一、利用田间烟火气,以用户视角打动人心。在这次活动中,潮新闻将报道视角从记者转换成了“用户”,唤醒UGC和PGC的力量。一是众筹挖掘“有料”的创作者。活动聚焦4个“有料”维度,通过有料的乡村达人,去发现有料的乡村产业、有料的乡村文化和有料的乡村治理。在浙江省委网信办、浙江省十一地市网信办的协助和推荐下,笔者筛选了一批劳作、劳动在农业一线,直观记录浙江乡村分秒变化的创作者。二是通过小切口讲述大故事。浙江省自2003年全面推进“千万工程”以来,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美好生活,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看到了浙江乡村生活在国际友人眼中的美好,于是我们找到了来自乌干达的中国媳妇@Rose;我们看到了返乡青年对乡村创业的热忱,于是我们发现了“蟹二代”@包同学水产品;我们感受到了农人发自内心的快乐,于是我们看到了在猕猴桃树下欢乐起舞的@小英夫妇;我们惊叹于乡村产业的迭代和变迁,于是我们寻觅到了土法制糖电商卖糖的@糖宝手工姜炒米……小切口里蕴含着大故事,小人物却反映出了大时代。三是真诚就是必杀技,专属运营形成创作者闭环。在活动推进过程中,潮新闻设立了专门的运营工作组,由专人对接近百位的乡村网络文化传播官,从对接入驻、上传作品、线下互动、日常维护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运营工作,用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该序列的创作者闭环,不断促活他们在潮新闻上的创作热情。
Rose入驻潮新闻
二、引导、真诚、共创,合作传播让内容更有价值。一线创作者的加入,让整个活动变得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而这仅仅是基础,那么要如何留下他们,让他们发声、发光,就成为最核心的要义。为此,笔者也通过多渠道、多形态、覆盖广的传播模式,不断将活动推向高潮。一是做到“一周一站,一站一主题”。在活动推进过程中,潮新闻客户端以“十一地市主题周”的概念包装活动,充分保证每个地市的乡村内容都能获得有效曝光。在各地市主题周开展过程中,提炼特色,如侧重乡村环境展示的丽水站、侧重乡村产业发展的台州站、侧重乡村文化传承的杭州站等,为每一站都制作精美的主题海报,建立专属专题,并对特色传播官进行点对点采访成稿,突出各地特色。二是运用好主流新媒体和商业平台的宣传功能。本次活动不仅通过各大主流媒体面向大众发起征稿,同时还充分运用了微博、抖音等多个商业渠道,依据各自特性,打造短视频、视觉传达海报等特色产品并定向推广,如截至12月12日,“浙村超有料”微博话题原创量达1.6万,互动量达12.2万,阅读量达10.3亿,发布媒体达78家;“浙村超有料”抖音话题播放量1053.6万次。三是巧用“媒体朋友圈”,链接数字化产业。在省委网信办指导下,淘宝直播、遥望科技、老爸评测、年糕妈妈、寻谦控股等浙江互联网头部企业也加入了“浙村”宣发队伍,对接浙江省各地以及传播官们开展乡村电商助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公益平台,利用产业优势、科技优势,赋能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四是调动自有平台UGC创作热情,让乡村成为最热闹的创作素材。潮新闻还积极发动客户端的UGC、PGC等创作力量,开设主题话题,广泛发动受众参与内容创作,截至目前,后台共收到近5000条自发上传内容,并且对接了乡村产业礼物如“新昌优选”“温州藤桥食品”等作为奖品奖励,调动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让活动参与更广泛更有趣。
帅农鸟哥入驻潮新闻
三、保持生命力,让内容生态更活跃、更饱满。热闹的活动让浙江乡村变得“鲜活”起来,那要如何保持这份乡村美好图景,要如何常有常新,让入驻的乡村网络传播官账号保持生命力?一是需要不断推进主题策划,与传播官们进行内容共创。潮新闻延伸推出了创意短视频策划#挑战打卡100种乡村产业#,联动@越州小姨娘、@忆山村等传播官代表,共创短视频,并向全网发出UGC征集,打卡农业农产,潮新闻还推出了“我在潮头建‘云村’”新媒体产品,从线上数字元宇宙乡村交互出发,将传播官们的生活场景搬到“云上”,用多元的设计风格、前端技术进行呈现,一度引发全网网友的“乡村共鸣感”。二是积极探索产业共建,实现双向加持。在潮新闻日常的工作流程中,笔者积极将乡村传播官的农业产品引入,如与“新昌优选”等农产品牌共同推出运营活动,将产品上线至“潮生活品质馆”,赋能农产品,探索“农业+媒体”的电商模式。三是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共建传播官好品牌。在潮新闻的各大线下活动中,都积极引入“乡村网络文化传播官”品牌,如在互联网大会期间,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乌镇十年”记者节特别活动中,邀请了来自舟山的传播官@岛主吹吹和来自温州的传播官@石斛姑娘,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共同启动了“乌镇拾光”影像征集活动,从不同领域和内容开展了线下联动。未来,传播官们也将成为“潮学院”的特约讲师,将他们做农创自媒体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
“浙村超有料”历时七个月,潮新闻团队联合新媒体技术平台、媒体平台,从网络文化传播破题,力图将活动做成一种新尝试和新努力,让真实的人站到镜头前,让每一方土地说话,让每一株粮食歌唱,将浙江乡村里有料的生活、有料的产业、有料的治理方式以真实的面貌“出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