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变身“上班族”渭源设立村级公益性岗位见闻
时间: 来源: 作者: 字号:【

“我经常腿疼,不能外出务工,顺利得到了这个岗位。平常主要是打扫卫生、植树,每月能领到500元。”近日,渭源县峡城乡秋池湾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姚文生说,他跟城里人一样,也能拿工资了。

2018年以来,渭源县通过在村一级设立公益性岗位的办法,既解决了村级公益事业没人干的问题,又使一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成了“上班族”。

“我们村现有公益性岗位人员48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群众申请,村‘四议两公开’评议选定。”会川镇哈地窝村党支部书记侯小燕说,“最大的变化是,‘等靠要’思想基本杜绝,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

除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公益性岗位也成为渭源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的“好帮手”。“以前看见村内环境脏乱差,感觉事不关己。但自从在公益性岗位工作,见到垃圾我不仅会及时清理,还会引导乡亲们共同爱护村内环境。”五竹镇五竹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姚智清说。

据了解,在目前进行的五竹镇拆危治乱专项整治行动中,公益性岗位人员配合村“两委”参与拆除破旧房屋、残垣断壁、烂圈烂舍等120余处,整治垃圾乱堆乱放、硬化路摊晒柴草、乱搭乱建等问题200余个。

在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渭源县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治理能力得到了提升,消除“视觉贫困”和拆危治乱专项整治行动进展顺利。

“疫情期间,县里新增临时乡村公益性岗位222个,已于3月中旬完成聘用,每人每月补贴500元,疫情结束后一次性发放。”渭源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李荣介绍说。

责任编辑:徐锋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