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三门镇响水村
时间: 来源: 作者: 字号:【

  2014年,三门镇响水村在极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被确定为株洲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作为时任株洲市市长毛腾飞的美丽乡村联系点。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响水村从一个村级集体经济匮乏、村级组织班子涣散的偏远落后的山区村得到这么一个众人羡慕、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还要从2011年说起,以前的响水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支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正值村支两委换届,经镇政府很长一段时间的思想工作,说服了一个多年前从响水村走出去,家乡情结浓厚、在市内颇有名气的老板回来担任村主任,他就是苏振华,一个从一开始任职村干部就表态不拿一分钱工资、不报销一分钱个人费用的村主任。苏振华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私人乐捐近20万元,投入村上的公益事业建设,并且利用他在外的人脉关系和先进理念,修通了连接村外的主干道路,修缮了设施完善的村部阵地,在全村广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流转近千亩山地旱土开发观赏和药用价值兼具的规模高效经济作物。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不到三年时间,一个初具现代气息的美丽乡村雏形悄然形成,并迅速进入各级领导和外地客商的视野。2013年,天元区区长顾峰将自己的联系点放到了响水村。2014-2016年,株洲市市委书记毛腾飞也把美丽乡村联系点放到了响水村。在响水村美丽乡村现场办公会上,当腾飞书记了解了响水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后,当场将响水村的发展模式定位为 “能人牵引型”。那么这个能人是怎么牵引响水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的呢?在以他为首的响水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小组是如何在这又一个三年实现从一个美丽乡村雏形向湖南省顶级美丽乡村迈进的呢?

  让我们随着一组组数据、一个个事例来仔细探寻“美丽响水”的持续发展之路:

  积极探索“3+1” 的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强班子、聚人才,搭平台”。“3”是指响水村村支两委会、公司董事会、村民代表委员会;“1”是指响水村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由村支两委干部、置业公司及分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人员组成。通过这一模式,迅速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班子的专业化、年轻化和知识化,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执行力,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目前,响水村村委会负责村务管理,置业公司负责产业建设,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负责民主监督,大家心齐气顺,村上修路、修塘占用村民菜土、林地村级不补偿一分钱,但工作顺利开展,干群合唱“一首歌”,合奏“一部曲”,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科学规划 “一龙头”+“两立足两跳”+“三大版块”的产业发展定位,实现了“企进、村强、民富”。“一龙头”是指打造一个混合经济所有制的龙头农业集团公司,逐步发展为集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最后证券化、上规模的具有较强投、融资能力的大型农业企业。“两立足两跳”是指“立足响水、跳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立足响水、跳出响水发展多元产业”;“三大版块”是指今后产业发展方向,即“都市休闲农业版块、高效现代农业版块和健康养老养生休闲乡村地产版块”。目前“一龙头”纯集体经济响水置业公司已经基本建成,一期投资1000万元,下设农业公司和建筑公司两个子公司,年利润150万元,“都市休闲农业版块”中的“农耕文化园”樱花山庄已开园迎客,山庄周边种植樱花5000株,游道环山,环境优美,是市内都市人群周末休闲的理想胜地。

  突出解决垃圾围村、污水横流、柴草乱垛这三项响水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推进以“五清、十建、三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全面打响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通过集中整治,实现了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积、无污水横流、杂物堆放整洁有序,主次干道两侧无垃圾、无污水和杂物的目标。村主任是一个特别注重细节的人,每次散步看见垃圾都会情不自禁的拾起收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今,响水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垃圾有人扫,脏乱庭院变整洁,水泥路路通,鲜花绿草随处见。农村人居环境的巨大变化,真正实现了乡村美。

  不忘初心,不懈努力,响水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水到渠成,如今,穿行于响水的“幸福大道”上是何等的安逸舒适,沥青道路干净整洁,农户住宅焕然一新,道路两旁蝶舞花香、绿树成荫,呈现一派“环境优美,安居乐业,产业兴旺”的桃源盛景的良好势头。2016年响水村以株洲市综合排名榜首的成绩顺利通过湖南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考核,并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远处,隆冬时节正在紧张培育当中的响水“四百园”建设(百花园、百果园、百蔬园、百草园)和加快施工的“石三门”文化景观的打造,又已经吹响了响水村产业升级、文化提质的美丽乡村新号角,在即将开始的第三个三年规划,勤劳智慧的响水人已经将目标瞄准在了冲刺中国最美乡村·株洲版。让我们静待花开。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