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业科技这十年②丨花卉绽放美出圈 “荔”开新局产业兴
时间:2022-08-23 08:06:01 来源: 作者: 字号:【

  

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白掌盆花和红掌切花新品种选育,

  均实现了“0”到“1”的突破!

  这里部署有“天地空一体化”监控系统,

  实时掌握荔枝园气象、土壤、温度等数据!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科学技术与农业的加速融合正在改变着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面貌和模式,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全新变革。

  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二级调研员陈和清带队赴从化区调研,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从化区荔枝文化博览园(下简称“荔博园”)、广州市绿宝轩园艺有限公司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花卉、荔枝等产业科技应用情况和农业科技十年的变化情况。

  

调研组一行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调研,点赞科技为花卉产业发展带来的突出成效。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调研组一行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调研,点赞科技为花卉产业发展带来的突出成效。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处长赖晓东、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二级调研员刘显恩、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海东、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高级农艺师潘广等陪同调研。

  科技加持种业强“芯”

  破解产业卡脖子难题

  四季有花、处处有花,一年365日姹紫嫣红、繁花似锦是花城广州最著名、最亮丽的城市名片。而位于市区北部的从化区四面环山,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广州后花园”的美称。

  从化的美,美在花卉产业,科技则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底气。

  十年来,以科技为引领,从化形成了以红掌、白掌、兰花、桃花、樱花、多肉等优质花卉苗木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最大的小盆栽生产基地。其花卉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每年有50多个名、优、新、特高档花卉品种的8000多万株优质花卉种苗推向全省、全国各地,并出口国际市场。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培育的“小娇红掌”斩获2020年全国盆栽植物领域的最高奖项“金花奖”。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培育的“小娇红掌”斩获2020年全国盆栽植物领域的最高奖项“金花奖”。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而种质资源又是种业原始创新的源头,是种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往因为被外国企业垄断,红掌花苗价格居高不下。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的努力下,从化加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花卉科技研发、育种创新和示范推广力度,大幅提升种苗繁育和盆栽种植规模,2017年起花苗价格有所下降,成功降低了花农的生产成本。

  2020年,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培育的“小娇红掌”斩获2020年全国盆栽植物领域的最高奖项“金花奖”,这背后是10多年的选育过程。同年年底,广州花卉研究中心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红掌新品种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荣获2019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这是广州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首次获得一等奖。”调研座谈期间,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晓云介绍中心十年来的科研成果时,自豪自信溢于言表。

  

在基地调研参观。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在基地调研参观。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据悉,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目前已形成了具有较完整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育繁推一体化功能齐全的全产业链花卉产业发展模式,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天南星科种质资源库。

  尤其是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以来,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新培育花卉新品种24个,新申请品种权8个,白掌盆花和红掌切花新品种选育均实现了“0”到“1”的突破。目前,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的红掌种苗占全国红掌国产种苗总供应量的1/8,白掌种苗占全国白掌种苗总供应量的1/4。红掌种苗和盆花生产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优质种苗进口替代率达70%,新技术市场占有率达90%,年推广红掌、白掌、粗肋草、猪笼草等优质花卉组培种苗5000多万株,因国外企业垄断而高企的种苗价格不再出现。

  

目前,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的红掌种苗占全国红掌国产种苗总供应量的1/8。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目前,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的红掌种苗占全国红掌国产种苗总供应量的1/8。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花卉产业在从化蓬勃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经济”产业,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现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已成为广东地区屈指可数的优良花卉品种与绿色栽培技术的展示窗口、农技推广服务、农民及新型经营主体观摩学习的优质载体。“科技成果一定要送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研究员谢伟平表示,目前花卉中心年示范带动农户600多家、规模化生产的花卉企业100多家,年推广示范带动社会效益超过2亿元。

  

在广州市绿宝轩园艺有限公司调研花卉新品种市场销售情况。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在广州市绿宝轩园艺有限公司调研花卉新品种市场销售情况。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数字赋能“智”向未来

  写好美“荔”事业大文章

  炎炎夏日,荔枝飘红。从化既是是重要的花卉生产和交易集散地,也是广东省荔枝主产区之一。作为广东省压轴督阵的晚熟品种,今年从化荔枝预计产量为4.5万吨,桂味、糯米糍、井岗红糯等优质荔枝先后开摘上市。

  科技创新是从化荔枝产业发展的强引擎。目前,从化区将荔枝作为主导产业,在加强荔枝产业规划发展、打造特色生产格局、培育推广优质荔枝品种等方面着手,着重科技创新,延伸荔枝产业链条。这里诞生了省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投建了从化区荔枝文化博览园,陆续落地了荔枝产业研究院、荔枝大数据中心、荔枝文创基地、5G数字农业智能化示范果园等,服务和带动荔枝产业发展。

  

仔细观看荔枝产业大数据系统平台展示信息。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仔细观看荔枝产业大数据系统平台展示信息。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当调研组一行来到荔博园时,有如走进了一座“宝库”,处处彰显着科技的元素。

  在果园里,累累的红色果实压满枝,特色品种荔枝树下游客如织。

  在展区里,荔游从化·全域旅游VR互动体验区展示着从化旅游的多条推荐路线全貌。

  在产业大数据系统大屏前,能够掌握当前荔枝最新行情和田间生产信息。

  在特色产品展示区,荔枝干、荔枝饼、荔枝红茶等加工产品琳琅满目,让游客能满载而归。

  

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从化岭南水果产业协会会长、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向调研组介绍,荔博园主要功能定位为“一库两园三平台”,“一库”是荔枝产业优质种质资源库,“两园”是荔枝科技创新产业园、5G智慧荔枝园,“三平台”是现代荔枝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平台、荔农致富创业指导培训平台、荔枝特质农产品交易平台。

  荔博园内,引入的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荔枝种植中得到有效应用,推动荔枝产业向科技化方向转型升级。“这里部署有‘天地空一体化’监控系统,对气象、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精准感知、实时采集,云平台依据数据实现无人化水肥灌溉的精准智能策略控制及超限预警。”欧阳建忠表示。

  除此之外,通过安装5G+4k超清监控摄像头和近景摄像头,实时超清地展示荔枝生长变化特征和种植管理活动全过程,而摄像头近距离抓拍荔枝生长状态图片同步上传至云平台,进行自动识别、诊断病害和产量预测,从而实现种植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全面提高种植管理服务和作业效率水平,提升荔枝品质。

  

荔枝加工产品琳琅满目,让游客能满载而归。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荔枝加工产品琳琅满目,让游客能满载而归。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做给果农看,带着果农干。一批农业科技高端资源通过荔博园的纽带,流到美丽乡村的田间地头,推进从化荔枝产业向纵深发展。据悉,荔博园通过科技技术示范,以荔枝品种改良为突破,凭借以树入股、土地流转、托管、合作分成等创新集约种植模式,提高村集体和农户收入。

  种植“小荔枝”,科技来“助荔”,发展“大产业”,开出“致富花”,这是荔博园探索出来的经验之道。

  推进农业先行县创建

  打造科技现代化样板

  广州高校林立,工业、农业的科研单位非常多,如何利用这些科研资源,将技术导入现代农业是从化区长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

  2021年6月,从化区获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成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试点后,迅速立足全市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短板弱项,深化与华南农业大学、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成效初显。

  

从化区荔枝文化博览园集多项科技功能与一身。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从化区荔枝文化博览园集多项科技功能与一身。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组织专家蹲点服务,建设一批展示基地。通过建设农技推广服务驿站,组建主导产业科技支撑专家暨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团队40支,精准对接从化区40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对护航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刘海东表示,当地已建成荔枝、水稻、花卉、蛋鸡、柑橘科技展示基地,推进绿色防控、生物防治、老树改造、精准管理设备、数字智慧果园装备、智能农机装备、智能水肥一体化装备的应用。

  开展技术短板攻关,解决技术难题。目前,通过大力推广高接换种技术,从化优质荔枝井岗红糯、桂味高接换种面积超3.6万亩。以广东谷越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种公猪站为基础,打造出全球单体数量最大的生猪核心基因库(种公猪站)、生猪育种研发核心区。

  

座谈交流。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座谈交流。南方农村报 杨吉龙 拍摄

  此外,从化还与华南植物园签订植物园共建合作框架协议,与华南农业大学签订科技赋能花卉产业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建“华南农业大学从化花卉科技创新中心”,打造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

  刘海东介绍,接下来从化还将抢抓先行县创建的契机,科学规划统筹实施,围绕“4+5+9+20”的总体实施方案,聚焦丝苗米、花卉、荔枝、蛋鸡4大主导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构建科技、人才、智力、品牌及政策5大支撑体系,实施共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种业技术集成示范与应用、智慧农业技术集成示范与应用、绿色低碳农业技术集成示范与应用等9大任务共20个重点项目。

  十年磨一剑,科技谱新篇。调研组对从化在“三农”工作中发挥的科技引领作用给予高度赞扬,希望从化继续发挥优势特色,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