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全省全面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以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创新举措,以“千个单位包万村”“千个案例进万村”“千名干警抓万村”“千名干警挂万班”“千场演出进万村”等“五个千万”工程为具体抓手,全力推进普法强基落实见效。
开展入户宣传
“千个单位包万村”,打通普法“最后一米”。该州结合乡村振兴“挂包帮”做法,认真落实州、县(市)、乡镇(街道)1053个单位“挂包到村”责任,与乡镇(街道)、村(社区)、组党员干部和“法律明白人”形成普法责任共同体,直接负责到1002个行政村(社区)。乡村两级提需求,挂包单位做后盾,2568名驻村工作队员抓普法,让普法不漏村、不漏户、不漏人。截至目前,共入户普法37万余户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82.1万余份,发放“法律明白人”及“普法进万家”宣传读本17余万册。
民警进村宣传
“千个案例进万村”,打造“双语”普法品牌。结合地域、民族特点,文山州将汉语与苗语、壮语相结合,制作以案释法视频资料,开展“双语”宣传。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由全州501个行政执法单位参与,建立“千个普法案例库”,目前已经完成案例入库415个。同时制作以案释法视频,编印普法口袋书,通过广播定时播报、电视定期播出、媒体跟进转载,形成普法宣传矩阵。并运用“两微一端”及门户网站进行法治宣传9402次。
麻栗坡县基层瑶族普法队进村入户宣传
“千名干警抓万村”,实现普法宣传全覆盖。在推行“千名干警抓万村”精准普法基础上,建立专群结合的普法工作队伍。整合5614名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的“三官一师”队伍,挂包到1000个村(社区),直接抓到14521个自然村。在每个村(社区)至少确定1至2个重点地区,至少梳理3至5类重点普法对象,开展精准普法,不漏一个重点地区、一名重点对象。目前,开展重点地区普法宣传712次、重点对象精准普法800余场,培训普法师资123场,培训农村“法律明白人”6467人。针对不良行为青少年,开办了普法重点班,结合身边案例授课,很受学生家长欢迎。
法治宣传的“开学第一课”深受师生欢迎
“千名干警挂万班”,扣好法治“第一颗扣子”。文山州强化学校阵地,依托政法单位领导担任2358所学校法治副校长这一工作举措,整合全州3656名政法干警,挂钩到10097个班级担任“第二班主任”。法治副校长总负责、校长提需求、专家做课件,开展“一对一”疏导、“一对多”办班,突出防欺凌、防性侵、防诈骗、防事故、防极端行为。由“第二班主任”到班级授课,从娃娃抓起,为80多万名学生扣好法治“第一颗扣子”。从今年1月中旬陆续开学以来,“第二班主任”开展法治授课1147次。
普法精品文艺节目,群众喜闻乐见
“千场演出进万村”,以文化振兴推进法治深入人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宣传向导,发挥文艺创作植根生活的优势,聚焦普法强基,发动3万多名专兼职文艺队员进村寨、进校园、进万家演出。演出内容坚持政法部门出素材、文化部门作指导、人民群众办演出,选派乡村文艺辅导员,以国有文艺院团为主,开展普法精品文艺节目创作,共编排快板、相声、小品等普法节目151个。春节以来,全州共举办法治文艺演出230场,普法受众达49.1万人。同时,打造“云上展演”文艺普法平台,通过作品征集、大赛选拔、集中采访遴选普法精品节目,让普通群众上舞台、上电视、上网络,完成线上展播48场。由州委政法委牵头,深度挖掘八县(市)典型案例,制作成宣传视频,组织乡土演员本色出演,让群众在观看演出的同时学习到法律知识,达到喜闻乐见的效果。(张文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