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小麦灌浆期应对干热风和大风倒伏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2024-05-31 11:29:26 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字号:【

  5月下旬,我省正处于谷子生产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升我省绿色国家级一二三产业发展园区和绿色优质谷子经营主体标准化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提高我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我办结合绿色优质谷子的栽培技术和我省实际,在我省谷子生产前期,发布吉林省绿色优质谷子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作为我省绿色优质谷子生产的技术支撑。

  一、产(基)地要求

  (一)产(基)地选择

  产(基)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地块应集中连片、土壤松软、透气、排水性好、土层深厚。不宜重茬或迎茬,前茬以豆类为最佳。接茬口时,要了解上茬作物使用过的除草剂种类和剂量,以免药剂残留对谷子出苗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不出苗。

  (二)整地

  宜秋翻或谷子播种前10天—15天灭茬并深耕25cm以上,耕后耙、耢、镇压,疏松土壤,达到上平下碎。结合整地每亩施用腐熟优质农家肥1000kg以上。

  (三)施肥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如施用化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且无机氮素用量不得高于当季作物需求量的一半,或无机氮素用量按当地同种作物习惯施用,用量减半使用。肥料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 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四)播种

  1.选种

  选择能够安全成熟、抗逆性强的省(或国家)级审定的品种,建议参考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公告〔2024〕3号文件,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八届第五次主任委员会议认定的品种。

  2.种子处理

  在播前半个月左右,选择晴朗天气晾种2天~3天,在播种前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2h~3h,自然晾干。晾干后用符合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要求的药剂拌种。

  3、播期与方法

  土壤5cm地温稳定通过5℃达7天以上,开始播种,同时施入种肥,配合使用微生物肥料。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供肥能力,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合理施用化肥。

  二、田间管理

  (一)补种

  出苗后及时查田补苗,发现缺苗达10%以上时,用早熟品种进行补种。

  (二)中耕

  结合定苗垄间浅耘;拔节期中耕,同时拔除垄内大草。

  (三)追肥

  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追肥时将尿素施于距谷苗5cm~7cm处,然后及时深中耕。

  三、病虫草害防治

  (一)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使用生态治理、健康栽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和先进施药机械以及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经济的农药。

  (二)健康栽培

  选用多抗品种,合理轮作和耕作,合理密植和施肥,精细管理,培育壮苗,清除田间病株、残体等。结合中耕等及时除草。

  (三)物理防治

  利用频振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黏虫、玉米螟等害虫的成虫,高度为诱杀灯接虫口离地面1.5米左右。

  (四)生物防治

  每代玉米螟成虫产卵始盛期释放赤眼蜂。连放2次,每5天一次,每亩2万~3万头;喷施大蒜素、食醋等趋避黏虫、螟虫、粟灰螟等害虫。

  (五)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防治时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药剂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的要求,主要防治对象及方法见下表。

  绿色优质谷子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案

  一、气象条件及土壤墒情

  1.气象条件。5月以来北京出现两次明显的大风天气过程,5月11—12日和5月14日出现了6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其中房山5月10日—14日连续5天出现6级以上大风天气,怀柔达8级,造成部分地块小麦倒伏。根据市气象台5月15日天气预报,未来7天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基本在30℃以上,风力等级基本在3级以上,最小相对湿度较低。根据干热风等级指标,17—18日达轻度干热风等级。中期天气预报显示6月上中旬连续10天左右最高气温均超过32度,极有可能形成干热风。

  2.土壤墒情。据5月15日全市自动墒情监测点数据,小麦主产区0~20cm和20~40cm土层平均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7.6%和78.0%;土壤墒情综合评价为适宜,但与5月6日相比,分别下降了4.6和1.9个百分点。特别是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已接近灌浆期适宜墒情的下限(65%)。

  二、技术指导意见

  目前,全市小麦正处于灌浆初期,植株根系活力强,绿叶普遍在3片以上,光合作用旺盛,目前至6月10日是科学抓好后期管理,保持正常灌浆提高粒重的关键时期。近期温度较高、大风天气多,各区要树立龙口夺粮思想,统筹做好灌浆期肥水管理、“一喷三防”工作,预防干热风和防止小麦倒伏,延长叶片功能期,奋战30天,保证全市夏粮稳产丰收。

  1.适时适量浇好灌浆水,改善田间小气候。各区推广部门要密切监测麦田苗情和墒情变化,指导农户因墒浇好灌浆水。当植株出现明显缺水或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要采用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亩浇水20~30方,浇水时选择微风天气(3级以下),收获前10天(6月5日前后)停止浇水。

  2.防止出现大风倒伏。部分麦田群体较大,近期大风天气频发,存在倒伏风险。灌浆期浇水时机和水量把控应精准,浇水时既要看当天的风力大小,还要至少看后三天的风力,且水量不宜过大,否则有可能出现浇水后遇大风倒伏的情况。

  3.落实后期“一喷三防”。我市小麦在灌浆期都会发生蚜虫危害,所有麦田都应结合蚜虫防治落实“一喷三防”技术,将杀虫剂、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一起喷施,杀灭害虫,预防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防止植株早衰,延长灌浆期,提高粒重。

  4.预防干热风危害。有条件的农户,在实施“一喷三防”的基础上,每7~10天增加喷施一次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或抗逆剂等),或在干热风发生前后及时喷施,增强植株抗逆能力,降低干热风影响,提高粒重、增加单产。有喷灌机、地埋伸缩式喷灌等先进节水装备的地块,可在干热风发生前后少量快速浇水,改善麦田小气候,抵御干热风及高温逼熟的影响,确保小麦正常灌浆。

  四、重要提醒

  参考吉林省气象局、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第40期春播气象提醒,5月29日-5月31日全省自西向东有阵雨或雷阵雨,注意排水排涝。

  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

  2024年5月29日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