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我要留住你的美
时间: 来源: 作者: 字号:【

  一块石头,一条深藏山涧的溪水,甚至隐藏在古村落间的一块独特的砖石,都是我们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诠释和记忆。

  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令人神往的乡村生活,抑或是留存我们记忆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景观,均以其独有的人文价值,在记录着我们先祖的生存智慧的同时,也给人类留下了隽永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

  借着国际古迹遗址日,进一步发掘乡村景观遗产的价值,带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对于当下的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灿如烟霞的人类乡村景观遗产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为乡村景观的保护发展趟出了新路。

  1965年在波兰华沙成立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专业咨询机构。1982年4月18日,ICOMOS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国际古迹遗址日,1983年11月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自此每年4月18日就成为国际文化遗产领域的一个重要节日。自2001年开始,每年设定一个主题庆祝,今年的主题为“乡村景观”,还计划今年10月在摩洛哥举办乡村景观遗产科学研讨会呼应加深这个主题。显然,这里的“乡村景观”实际上指的是“乡村景观遗产”……活态遗产需要活态保护 ——写在二〇一九年国际古迹遗址日。

  乡村景观蕴含丰富的内涵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

  “乡村景观”遗产是最常见的一种演进型文化景观。1992年,‘文化景观’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世界文化遗产中已有105个文化景观,其中一半是乡村景观。“乡村景观”的提出,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际社会深入人心密不可分。1992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将其提上重要议程,加强相关领域合作,形成了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景观、生态博物馆等一系列概念。三者互相趋同,又各有侧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室主任闵庆文:

  例如红河哈尼梯田,是一个森林-村落-梯田-水系“四度同构”的生态整体。要把长期种植不退化的水稻种质资源,森林对水资源的保护,以及当地人崇拜森林的文化等等因素放在一起,才能全面理解它能够延续1300多年的根本原因。

  农民参与至关重要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巡视员戴军:

  乡村景观遗产保护的核心是遗产与社会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农业地区协同进化的典型代表。必须有农民的参与,才得以存续并不断发展变化。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所长邹怡情:

  乡村景观遗产是活态的遗产,要进行动态的管理。“既要保留所有独特的传统,又要融入现代元素。我们应当尊重村民的选择,增加社区的参与,并注重文化多样性保护。在宏观层面,要对遗产构成要素的保护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保护策略。在微观层面,作为建筑师,要研究传统民居的演变,研究村民的精神层面的信仰等。

  新兴媒介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大数据等产业的兴起,田野、溪水、民居、小桥等乡村独特的景观元素,乡村的风土人情,借助新兴媒介的触角,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营造出别样的意境,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典型案例

  兴化:农旅结合助推乡村振兴

  兴化位于江苏省中部的里下河腹部,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百强县,还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自2014年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兴化市委、市政府始终遵循“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利用”的工作方针,积极培育特色品牌,促进产业富民,让农民在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中分享利益,助力乡村振兴。

  湖州:遗产地成为青少年研学基地

  近年来,湖州市委、市政府一直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保护与发展长效机制。2017年沿袭2500多年的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尤溪:新理念激发古老梯田活力

  去年4月19日,开垦与唐开元年间、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福建尤溪联合梯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纳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年来,尤溪联合梯田主动融入“清新福建”旅游发展格局,奋力书写“农业文化遗产+”这篇文章,积极实施“我家在景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围绕联合梯田做好农村休闲旅游发展文章,推动旅游开发工作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让“扛起锄头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成为了现实,古老的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