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之六:吉林省图们市水南村
时间: 来源: 作者: 字号:【

  吉林省延边州图们市水南村共有254户,672人,朝鲜族人口占98%。水南村一直将举办形式各样的文体活动,传承发展农耕文化和丰富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工作。经过全村上下坚持不懈的努力,水南村先后荣获 “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文明村”“全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全国文明村镇”等众多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罗哲龙同志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俯瞰水南村

一、党建引领,铸牢乡风文明思想基础

  基层党建全方位增强凝聚力。通过微信群,常态化发布活动招募、党建推送等信息,村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党支部的动态;以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为契机,高标准建成集会议、活动、学习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党群活动阵地,丰富农村党员、群众生活;针对多数朝鲜族村民、党员不懂汉语的实际,村党支部将党报、党刊翻译为朝鲜语,向朝鲜族党员、村民解读宣讲党的惠农方针政策,把党的声音传递给朝鲜族群众,提高党组织在朝鲜族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为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党员干部做表率提升认同感。在面临抗洪抢险、护林防火等急难险重任务时,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将群众利益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2019年防汛工作中,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连续几天和衣而卧,不顾危险,排班巡查河岸和隐患地段,不但精密部署,还一起动手加固防汛设施。几年来,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村民对党支部无私奉献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予高度评价,党支部满意率达100%,村内形成拥护组织、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

  

水南村牌楼

二、发掘传统,铸牢乡风文明文化基础

  加强朝鲜族民俗与红色历史展示。村内已建成民俗文化广场、朝鲜族传统民俗展览馆、朝鲜族土窑房样品、400米民俗文化围墙等,用以展示朝鲜族舞蹈、民族服饰、传统民居等民俗,保护和传承朝鲜族传统文化。在民俗文化围墙设置朝鲜族传统礼仪展示板,以漫画的形式直观地展示风俗习惯,强化朝鲜族礼仪文化教育,助力“礼仪水南”建设。筹备开发30户水南村宅基地,实施复原古村落项目,保留原始建筑风格,来水南村的游客可以在每户体验不同的美食和朝鲜族民俗风情。

  

研学基地讲解活动

  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打造朝鲜族民俗文化教育基地,以朝鲜族非遗文化传承人、乡村文化能人为骨干,努力建设民俗文化带头人、民俗文化志愿者、民俗文艺表演三支文化队伍。累计培育民俗文艺带头人7人,招募乡村文化志愿者74人,组建圆鼓舞队等十余个朝鲜族民俗文化组织,外出演出80余场,开展朝鲜族民俗娱乐竞技、民俗礼仪活动26次,成功举办全国朝鲜族象棋研讨会,有效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民俗汇演之传统舞蹈

  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创作推广代表村文化特征的村歌,经村民代表参与,已初步拟定,正在进行后期编排制作。广泛征求村民代表意见,制定《村规民约》具体细则和朗朗上口的简易版《村规民约》,内含考核标准,正在推广实行。进一步推进民俗旅游开发体验项目,目前在建的有民族大院、服务中心、民俗草屋、拓展实践场地等配套工程。

  

民俗汇演之象帽舞

三、扮靓村落,铸牢乡风文明环境基础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社会支持,累计投入980余万元,完成道路100%硬化,加强小河流域治理,解决水田灌溉、人畜饮水难题。实施农房改造、排水沟改造等工程,架设太阳能路灯90盏,修建艺术栅栏2500米,种植花卉35万余株。

  落实环境卫生整治。发挥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实行村民“门前三包”制度,发动村民规范自家庭院,清理自家门前花坛、门前村路垃圾,同时,水南村每年进行卫生户、干净人家评比,表现突出的前5户每家奖励100元,广泛调动村民参与村屯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教育,发放环保宣传册800份、环保袋100个,张贴“保护环境”等标识50个。

  

水南村村景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村里利用悬挂标语、公开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形式对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广泛宣传,同时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提高村民保护野生动物意识。通过开展小春秸秆禁烧工作,焚烧秸秆的危害和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得到广泛宣传,广大农户的环保意识和秸秆综合利用意愿大幅提高,大部分秸秆得到妥善堆放和有效利用,为水南村循环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四、脱贫攻坚,铸牢乡风文明物质基础

  以前,水南村经济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单纯“靠天吃饭”,村民生活艰苦,增收致富困难,村集体收益差,村内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恶劣。近几年,水南村把破解集体经济“空白”作为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和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任务来抓,同时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目前,水南村村集体产业蓬勃发展,茶树菇基地、君子兰基地、养牛、养鸡、民俗旅游、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等项目陆续启动,村集体经济收益年年攀升,2018年末,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77.6万元,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生活更加幸福了。

  

水南村农耕文明雕塑《播种》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