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赞同,父母、亲戚、朋友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改做茉莉花茶。”烫壶、置茶、温杯、高冲……转手间,一杯香气鲜灵、滋味醇厚、汤色明亮的茉莉花茶就已经泡好。刘木溶动作娴熟,很难相信,此前他在自己鞋厂跟鞋子打了八年交道。
放弃家族企业自己创业是否太过辛苦?隔行如隔山,从鞋企转做茶企确否有出路?市场风云变化,小众茉莉花茶能否有未来?不仅身边的人不理解,刘木溶自己也曾担忧,“茉莉花茶这条路,我是从零开始的,我当然也怕,只是凭着一份热爱坚持走下来。”
回望来时路,万般滋味在心头。现今,“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传承人”的荣誉证书簇新重沉,创办的“鱼乐沧趣”茶叶企业蒸蒸日上,百亩茉莉花种植园千里飘香。此间辛勤与汗水、沮丧与彷徨、执着与坚守,在如今的刘木溶看来,都化作了两个字:值得。
“命中注定”走上“花路”
2013年,刘木溶24岁。那时他在自家的鞋业公司工作,从流水线工人到产品管理再到销售经理,年纪轻轻的刘木溶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已经在自家公司树立了口碑。
本应顺着父母规划,接管企业,平稳发展的人生路程,因为一场相遇,从此变了“花”样。
“记得那天,我去茶庄喝茶,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林增钦刚好也在”恰逢新茶上市,林增钦就招呼他一起过来试茶:“这两种茶,你闻下哪个香,哪个品质好?”刘木溶坦言,那时他还是门外汉,只是凭直觉说。也正是这个声称自己一点都不懂茶的毛头小伙,点评却让林增钦感到十分惊艳,觉得其对茶有悟性,当即就认可了这个年轻人。打那以后,刘木溶就经常向林增钦请教学习茉莉花茶知识。
一杯茉莉花茶,让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忘年交。刘木溶也从此被“花”迷了眼,被茶“醉”了心。
2020年,这个“门外汉”被评选为“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传承人”,短短时间内,有此成就,外人看来,刘木溶好似林增钦所言,与茶有缘,对茶有悟性。可是其中艰辛,只有刘木溶自己知道。
“白天在鞋厂工作,晚上在茶厂学手艺”刘木溶表示,做茶是一件苦差事,没有捷径,就是勤学苦练,伺花、筛花、窨花……每一个工序他都要慢慢学。学艺之初,他也笨手笨脚,“以为筛花是个简单的活,没想到几天手就被花筛的竹篾割伤了。”除此之外,学做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一款纯正的福州茉莉花茶,少则三窨五窨,多则七窨,甚至九窨,再加上前期采购茶坯、鲜花选择、伺花等,工序十分繁复。一批茶做下来,几乎是彻夜不眠。”
被问及学手艺累不累,刘木溶笑称:“当然累,鞋厂的工作也不轻松,晚上制茶更是一宿不能睡。练习枯燥乏味,一两个小时下来,手臂酸痛地都举不起来了。”但被问及是否想过放弃的时候,刘木溶却轻轻摇了头:“即使苦,但还是凭着一腔热血去坚守。”刚过而立之年的小伙子,阳光开朗的外表还稍显稚气,谈及梦想目光却格外执着坚毅。
有了“实践”也不能少“理论”,刘木溶除了在茶厂里学习传统窨制工艺外,也一直在了解茶文化,2019年参加福建农林大学的评茶员和茶叶加工制作高级研修班,并积极参加茉莉花茶研修班。
艰苦的时光终将过去,扬鞭奋蹄的人必将苦尽甘来。“评上‘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传承人’的时候,感觉一切都值得!”刘木溶谈及当时获评的场景,依旧难掩喜悦,“是肯定也是激励,让我在这条路上继续一往无前。”
“螺洲仙女”送上“茶香”
时代不一样了。
奶茶店从网上红到线下,继而霸占街头和商场。咖啡从国外进口到国内,成了白领职场的标配。各类饮品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与之相比,街巷里的茶馆稍显冷清。
“作为年轻人,我有责任,有义务把祖先传下来的茉莉花茶制茶手艺及传统文化好好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茉莉花茶是福州的重要文化名片之一,在社会转型,时代变化面前,留住福州的乡愁,传播茉莉花茶的香韵,便成了刘木溶的初心使命。
2016年,学艺小有所成的刘木溶不顾家人反对,离开家族企业,创立了“鱼乐沧趣”有限公司。横亘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怎么打开市场。
饮料市场“百家争鸣”,茉莉花茶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福州茉莉花茶企业不在少数,如何才能在老牌企业中脱颖而出?对此,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刘木溶一直相信“敢拼会赢”。
别无我有拼特色。刘木溶在茶叶的传统制作工艺方面苦心专研,通过调整其香型、浓度、外形等手段拼配出极具特色的各类茉莉花茶,如茉莉红茶、茉莉西湖龙井等,丰富产品品类,满足市场的多样需要。
不变其文拼创新。如今,“消费升级”如雨后春笋,IP概念也遍地开花。刘木溶深知,要让茉莉花茶文化“破圈”,要植根传统文化,创新表现手法。作为千年古镇——螺洲的女婿,刘木溶深入挖掘茉莉花茶与螺洲古镇的文化内涵,并将茶、书及螺仙女等特色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开发出系列文创产品和动漫形象IP——茉莉螺仙女。
“千年前,螺洲仙女向人间撒下茉莉花种子。茉莉花在大地上生根、发芽……”只见,一名着绿色罗裙,衣带飘飘的仙女,现身于伺、筛、窨、烘等一道道茉莉花茶制作工序中。刘木溶表示:“茉莉花送上香气,螺洲仙女下凡做好事,这都是奉献精神。二者相融,让枯燥的茉莉花茶制作流程“活”了过来,让年轻一代更好的了解、学习茉莉花茶文化。”
茉莉螺仙女卡通IP问世后,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经他授权,IP形象进入福州市仓山区文化馆非遗展馆,并作为福州茉莉花茶的文化形象在2020第八届中国(济南)茶叶博览会上亮相,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现今,刘木溶已经将这一个“仙女”的形象植入产品包装,今后还将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尽其所能讲好螺洲故事,传播茉莉花茶文化。
“福建精神”向上向善
做人如做茶。刘木溶骨子里蕴藏着“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社会。
早在2016年,鱼乐沧趣茶庄开业之初,他就在店中添置了书法桌椅,将茶庄大厅及茶庄门口的花园开辟成区劳模之家活动点。4年多来,这里开展过书画创作交流、劳模义诊、保健讲座等多场活动,让劳模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他们在这里,可以喝喝茶,看看书,写写字,就像在自己家一样轻松惬意。”
此外,与螺洲镇人民政府、仓山区总工会、仓山区图书馆共同签订“福州市仓山区图书馆乡镇分馆合作协议”,并提供自建厂房200多平方米用于建设仓山区图书馆沧趣企业分馆,馆内涵盖各类藏书5000多册,让企业和村里的孩子们在课余多了一个阅读的好去处。
爱心传递书香,书香滋润童心。2019年3月,刘木溶发动身边亲朋好友和公司党员共筹集了总金额十多万元,购买近万册少儿读物捐赠给宁夏隆德县。2020年11月3日,他参与了鼓楼区委文明办组织的“书送希望 悦读接力” 扶贫捐书仪式,向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教育局捐赠图书,丰富了当地贫困学生的课外读物。
保存城市文脉,增强文化记忆。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修缮福州文物古迹,刘木溶前后多次组织人员筹措了50多万元资金,用于修缮螺洲灵山禅寺、万佛寺、螺洲陈氏宗祠、奎光阁、螺洲天后宫等。
文旅结合,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刘木溶在长乐区罗联乡马台村建立了“螺仙女”茉莉花种植基地。刘木溶介绍道:“100亩茉莉花预计年产茉莉花1万公斤左右,未来我们计划将茉莉花基地与马台村原有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一个集茉莉花种植、加工、研学、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基地。”
“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茉莉花茶文化,让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制作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这是我的梦想与使命。”刘木溶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