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建新功、绽青春”——中国农村杂志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举办主题教育青年演讲比赛
时间:2023-05-30 08:16:30 来源:中国农村杂志社 作者:党办 字号:【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5月23日上午,按照中国农村杂志社党委提出的“八学联动”学习安排,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举办“学思想、建新功、绽青春”主题教育青年演讲比赛,展示“比学”成果。本次活动按演讲内容、语言表达等综合分数,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社党委委员、全体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参加。

  

  自中国农村杂志社启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全社党员干部紧紧围绕社党委要求,把此次主题教育作为一次以学铸魂的政治大淬炼、以学增智的理论大武装、以学正风的作风大检视、以学促干的能力大培训,在社党委先学一步、深研一层的示范带动下,全社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持续掀起了学习热潮。

  6位青年同志紧紧围绕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深刻体会、深入思考、热情表达,用心用情向大家生动汇报近期的学习成果。

  《农产品市场编辑部》李雅洁说:“我经常思考作为三农新闻记者,要如何讲好‘土特产’故事,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我的答案是要牢记我们笔下的文章、口中的故事,主角一定是农民。要坚持到基层去,到现场去,深入田间地头,挖掘土特产背后蕴藏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用心用情地做好‘土特产’文章,讲好农民的故事。”

  通联发行部魏龙飞说:“我们要自信,这是干事创业的前提。自信源自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源自深厚的历史底蕴,源自不懈探索和实践。让我们自信自立,实干担当,为三农工作作出贡献。”

  《农村工作通讯》《农民文摘》编辑部宋晓娜说:“作为三农青年记者,要做到有不怕苦的行动力、跟农民做朋友的亲和力、抓亮点的敏锐力、愈挫愈勇的意志力。‘乡村振兴的故事不仅要讲下去,而且要做下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去做’: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

  新媒体部刘天承说:“学思想、强党性,最终还是要重实践、建新功。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我们要以个人的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作为从业者,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两刊编辑部韩晨雪说:“三农青年的调查研究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打开呢?要在去之前吃透上情、学习外情、摸准内情;要在调研过程中怀揣爱农情怀,练出兴农本领;要在日程生活工作中,多交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要扎扎实实做好强农惠农政策及其落地的宣传。”

  对外合作部孙小飞说:“通过这次主题教育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三农媒体工作者,要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向’,在理论中内化研学,更要走出去对外实践,去看看我们正在变化的乡村,感受流动中的中国。”

  中国农村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雷刘功在总结演讲活动时表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家真正把自己的思想、工作和职责摆进去了,从演讲中真切地感悟到了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他向杂志社青年干部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学得好还要讲得好。讲好三农故事是新闻记者的神圣职责,我们不仅要把自己的所学所得记下来、写下来,还要讲出来。特别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讲明白、讲透彻;把三农工作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全面、讲立体、讲真实;把三农领域的典型模式和典型人物讲生动、讲具体。二是讲得好更要做得好。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大家要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共同语言”、“六个必须坚持”的精髓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转化为做好三农新闻舆论工作的思路、举措、办法,转化为高水平的选题、高质量的报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三是做得好还要更持久。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理论学习也不能停歇。主题教育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杂志社青年干部要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自找苦吃,拿出“挤”和“钻”的精神,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落实到筑牢理想信念上、落实到锤炼党性上、落实到做好本职工作上。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