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李国华:让“村美、人和、民富”就是我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目标
时间:2022-10-31 04:08:50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李国华,男,汉族,1975年5月出生,江西婺源人,200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婺源县蚺城街道上梅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以来,工作勤勉,任劳任怨,出色地履行了岗位职责。上梅洲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基层党建“三化精品”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其个人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新时代赣鄱先锋”等荣誉称号。

  强基固本“抓党建”,做组织信任的“带头人”

  李国华2011年当选上梅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彼时,上梅洲村交通不便、赌博成风、组织涣散,村民没有主心骨,村里甚至一度“办公无楼”,群众也是怨声载道。

  李国华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凝聚人心,特别是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先是带领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研究制定了村务公开、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等多项村级管理制度,规范“三会一课”“三务公开”,做到了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树立村党支部威信的同时,也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接着,他又想尽办法筹资160万元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等党建场所,终结了“办公无楼”的历史。

  在李国华的努力下,曾经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多次获评全市、全县先进基层党支部,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也一天比一天更强。2012年,县委下派“高铁新区”征迁任务,在群众的信任下,李国华带领村“两委”干部圆满完成征迁任务2000余亩。

  用心用情“办小事”,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三年一小变,十年大变样”,这是李国华当选村支书时向村民们许下庄严承诺。李国华深知要想让村里大变样,就必须脚踏实地把村民的“小事”办好。李国华上任后,就通过设置党员服务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民情等特色“微岗位”,让全村党员人人肩上有担子。面对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完成了上梅洲村下辖9个自然村全部通村公路的硬化,且路宽均在3.5米以上,解决了困扰几代村民“找人无路”的难题;不仅如此,他还争取资金30余万元为仁川埠自然村9户群众安装自来水;争取资金2万余元为11户贫困户打井、改水,为10户非贫困户打井每户补助500元。面对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他奋战一线,紧急转移安置群众,排查化解险情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挺身而出、日夜坚守,与妻儿30余日同城不相见,磨破嘴皮向群众讲解防疫知识,避免人员聚集;面对弱势群体,他十年如一日,每逢冬天,早早便提前为孤寡老人修好门窗、送上煤炭。

 

​​​​​​​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一桩桩“小事”让上梅洲村实现了“大变样”,群众对党组织愈发信任,“有事找国华”成为乡亲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李国华这个“当家人”也成了乡亲们的“贴心人”。

  想方设法“兴产业”,做乡村振兴的“领富人”

  人心齐了,基础设施也建好了,可村里的“穷”根还没断。面对村里无产业靠“救济”的困境,李国华深知,要想断村里的“穷”根,不能光靠外界的“输血”,关键还是要给村里找新路子“造血”。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李国华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他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跑项目、筹资金、兴产业。2017年4月,李国华带领村“两委”班子整合扶贫资金80万元,建起占地40余亩的上梅洲扶贫产业园,成立了婺源县民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将全村38户贫困户全部吸纳入社,发展猴头菇、茶树菇、玉木耳、灵芝、皇菊、莲子等种植业,贫困户年均获得扶贫分红6000余元,辐射当地村民务工产生工资14万元,获评“全省就业扶贫示范点”。同时,持续加大“中黄一号”茶叶、有机蔬菜、冷水鱼、民宿等产业的发展力度,全村种植有机茶600余亩、有机蔬菜50余亩、建设冷水鱼养殖基地200余亩,村民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

  李国华审时度势,借着“全域旅游”的东风,立足上梅洲村地处城郊又紧邻高铁站的优势,深入挖掘利用村内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了塘村自然村乡村旅游点,建设休闲长廊、环村游步道、人工岛、景观塘等基础设施,当年获评全省5A级乡村旅游点,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带动农家乐数十家;并通过招商引资,利用山水特色资源,引进占地420亩的厚塘庄园旅游综合体,带动就业达上百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不足5万元跃升至34万元。

  村庄美了,治理好了,村民富了,上梅洲人过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好日子”,李国华本人也收获了很多荣誉,但他却毫不满足,始终初心未改,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村支书,让村美、人和、民富就是我永远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