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现在正是采摘期,每天都有七八十人在采摘、晾晒,晒干后会有木耳经纪人上门收黑木耳。只要把黑木耳品质做好,根本就不愁卖!”在黑龙江省东宁市东宁北河沿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内,整齐排列的菌包长势喜人,黑木耳已然破袋而出,黑木耳种植户熊存才高兴地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农业农村领域也开启了新一轮改革的探索与创新。十年来,农业农村改革为广大农民而改,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依靠广大农民而改,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乡村产业的作用尤为明显。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十年来,乡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特色产业助农增收、加工产业优化升级、三产融合迈向深入。
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发展特色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还能促进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兼顾量的发展与质的提升。
东宁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内的黑木耳进入收获期,已开始大规模采摘。特色产业是带动一方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基础,东宁黑木耳是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东宁市是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拥有200亩以上的黑木耳生产园区39个,总占地1.7万亩。全市有2.8万菌农,占农民总人数的28%,每年黑木耳种植规模达9亿袋,生产木耳干品超过4万吨,产值达30亿元以上。目前,东宁市稳定就业的菌农达2万余人。截至2023年底,东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527元,比2013年16695元的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
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
2020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启动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山东省沿黄大豆产业集群于2022年获批建设。作为项目重点建设区的禹城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区两园两集群”;同时发挥德州国家级高新区优势,建成10家镇街工业园、108家农业产业园,形成了收获、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豆产业集群。
除了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外,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也是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雨母生态鱼是湖南衡阳蒸湘区雨母山镇主导产业。全镇共有养殖水面7890亩,产量0.79万吨,标准化基地面积4000亩。全镇共有42家经营主体发展生态鱼产业,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水产品产业链,推动鱼丸、腊鱼等鱼产品及鱼饲料加工、鲜鱼冷链物流配送、休闲垂钓等二三产业发展,全产业链产值达3.45亿元。2024年,该镇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立项。
以雨母山镇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有力强化了原料基地建设,引导相关企业重心下沉,从源头保障了乡村产业发展基础。
目前,全国累计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20个,培育主导产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集群3个、超500亿元的集群23个、超100亿元的集群158个,辐射带动超过2300万农户,新增就业岗位61万个。累计建设农业产业强镇1709个,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的强镇超390个,辐射带动超过1200万农户,镇域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2.6万元。
总的来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和资源共享来获得成本效益,推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向乡村下沉,把农产品流通等环节增值收益留在乡村,为乡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这也是农业农村改革为广大农民而改的生动体现。
此外,农业农村部还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4068个,实现总产值9000多亿元,推介199个产值超十亿元镇和306个产值超亿元村。这些平台载体的建设提升了产业发展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加工产业优化升级
石榴气泡水、石榴果汁……6月中旬,山东枣庄百乐可石榴气泡健康饮品等深加工项目研发的新品出现在北京的超市里,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石榴产业是枣庄市的重点产业。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不断丰富石榴加工业的产品业态,形成了石榴深加工聚集区,同时加大以石榴为特色的产业招商力度,深化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建成王老吉(枣庄)大健康产业园,带动发展石榴加工企业30余家,鼓励企业研发生产高端产品,支持农民开办各类加工项目,开发石榴汁、石榴醋等系列产品8大类36种,其中石榴汁和石榴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推动了石榴产业价值的提升。
农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效益。随着改革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也迎来高速发展期。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从2015年的约2.2∶1提升到2022年的2.52∶1。
当前,全国多地以农产品加工提升产业的价值链。重庆奉节县发展脐橙产业综合深加工,推动“生产基地+精深加工”产业联盟建设,打造建设区域性橙类综合精深加工基地,推出“脐橙造”等具有奉节辨识度的深加工产品。加工业推动了产值的提升,奉节脐橙全年产值从2015年的15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40亿元。辽宁铁岭市聚焦食品加工产业链条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重点打造玉米、生猪两条产值超200亿元的全产业链和大豆、梅花鹿、榛子、肉牛四条产值超100亿元的全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了企业、项目向农业产业园区集聚。
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和优化升级离不开企业的力量。2023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数量超9.5万家,实现营业收入17.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
三产融合迈向深入
6月14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雨后初霁,稻香阵阵,薄雾环绕着梯田,美不胜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竞相记录下这美好的景色。
近年来,元阳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探索现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新思路,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优化整合乡村文旅资源、丰富乡村产业业态、增加农民致富渠道,构建了以哈尼梯田景区休闲农业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我们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经营服务产业,成功打造了以哈尼小镇为中心,辐射带动箐口、黄草岭、大鱼塘、全福庄等周边村寨的‘一心多点’乡村旅游圈,共发展乡村客栈266家,直接带动就业5000余人,间接带动1万余人,实现经营收入3000余万元。”元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昊伦说。
元阳县是全国休闲旅游发展的一个切面。透过切面,可以看到休闲农业发展的蓬勃活力,也看到了全国各地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深入挖掘传承柳青创作精神,先后建成柳青纪念园、柳青故居、柳青文学纪念馆等系列红色教育场馆,持续推动柳青文化品牌建设。“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长安唐村—上王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浙江湖州长兴县以深化“千万工程”为主线,通过“理念引领、产村融合、产品迭代、品牌塑造、全域统筹”的组合拳,推动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长兴县乡村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1.5万人,累计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04.7万人次,全年休闲农业旅游观光总收入达13.9亿元,较2020年增长90%。
为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恢复发展、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消费、提高农民收入,2023年农业农村部宣传推介256个美丽休闲乡村,发布“乡味”浓郁的219条精品线路和701个精品景点。目前,累计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953个,持续激发休闲农业发展活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