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山西广灵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这不仅是一次名称的变更,更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成功蹚出一条农信社改制新路。三年多来,这家扎根县域的银行,在省农商行党委、大同管理中心党委领导下,围绕“三个牢牢把握”,以“六个实现”为目标,坚守定位,逆势而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化险蝶变”答卷。
重塑实力稳根基
以改制为契机,该行抢抓机遇,驶入发展快车道。截至2025年5月末,资产总额达74.45亿元,较改制初期增长81.50%;存款余额59.21亿元、贷款余额30.44亿元,分别增长62.09%和56.42%,存贷款市场份额稳居县域金融机构首位。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不良率等核心监管指标持续优化,经营底盘更加稳固。脱胎换骨的不仅是体量,更有发展动能。2024年末,该行实现各项收入2.91亿元,较改制初增长超115%;经营利润达8114万元,增幅高达2509%,连续两年获评大同市农信社“增盈创利先进单位”。
金融活水润沃土
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灵,农商银行始终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排头兵”。面对当地“教育强县”特色及“广灵小米”国家地理标志产业,该行精准滴灌,普惠金融进万家。一是“整村授信”实现全县129个行政村全覆盖,累计为1.19万户农户授信3.73亿元,切实缓解“贷款难”。二是特色产业强支撑。创新推出“农担贷”“活体贷”“杂粮贷”等产品。其中3.2亿元“杂粮贷”力挺“东方亮”小米产业腾飞;1500万元“农担贷”精准破解粮食收购大户融资瓶颈;重点领域注动能,该行发放8495万元“住房贷”圆了450多户安居梦。三是抢抓“京津冀桥头堡”机遇,金融“活水”浇灌再生金属专业镇,支持御鑫隆等专精特新“小巨人”茁壮成长。截至5月底,涉农贷款余额17.19 亿元,占各项贷款56.4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28 亿元,占各项贷款40.33%。
从柜台到云端,该行的服务半径持续拓展。智能设备已覆盖全部16个网点,手机银行用户较改制初增2.2万余户,电子渠道交易占比突破60%;网点环境焕新升级,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客户体验实现质的飞跃。截至2025年5月底,该行已拓展晋享e付2609户,布放ATM机16台,智慧柜员机16台,既减轻了柜台的压力,也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客户,真正实现“金融服务送上门,农民办事不出村”。
治理升级树品牌
改制更是治理的跃升。该行全面重构制度体系,压实“三会一层”职责,筑牢合规文化根基。科技系统持续升级,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更织密了风险监测防控网络。在稳健经营的同时,该行积极投身扶贫、助学等公益事业,品牌形象与社会认可度节节攀升。从农信社到农商行,广灵农商银行以改制化险为笔,以服务热土为墨,在县域经济版图上绘就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面向未来,这家焕然新生的银行将继续深耕“三农”、小微与地方经济,为广灵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澎湃的金融动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