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新西兰经验实现乡村振兴
时间:2019-04-17 01:17:29 来源: 作者: 字号:【

  作者:四川省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前锋区委书记 尹黎明

  新西兰现代农业高度发达,广安该如何借鉴新西兰农业发展的典型经验,实现乡村振兴?笔者通过在新西兰的培训学习,结合广安实际,从理念引导、依法治理、科学规划、科技创新、市场运作、共治共享等6个方面,对如何建设美丽广安、宜居乡村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以先进理念为引导,转变发展方式

  新西兰全国83%的河流适宜游泳,80%的电力供应来自可再生能源,PM2.5浓度近乎为0,正在制定零碳法案,计划到2050年碳排放降到零。在新西兰,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关注焦点、公共议题和全民行动,到处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与新西兰相比,我们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在这方面,广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从树牢新发展理念入手,以理念的转变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广安按照四川省委战略定位,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始终,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扎实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打好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

  以依法治理为抓手,建设美丽家园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西兰彻底改变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错误做法,对资源利用实行有效管制,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治理体系。1991年新西兰国会通过《资源管理法》,成为新西兰资源环境管理的根本大法。在国家层面建立了环境部和保护部,国会设立环境委员会,国家设立环境法庭,负责处理涉及环境保护的行政诉讼。新西兰的实践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将生态建设纳入法治化轨

  道。对于广安来说,要用好、用够地方立法权,进一步加强水、土、气等生态环保地方立法,用法治来调整利益格局、规范行为秩序。同时,强化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提升发展水平

  新西兰高度重视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可持续性,所有城市和乡村土地均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管理,每10年编制一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区划,每5年进行一次评估,信息全部公开。新西兰不仅重视规划,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规划,规划一旦制定完成,就会成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客观审视,我们有的规划不够专业、不接地气,规划之间缺乏统筹,规划实施粗放随意,严重影响规划的编制效率和执行效用。因此,在建设美丽广安、宜居乡村的过程中,我们应始终把规划引领摆在首位,按照实用管用的要求,聘请专家顾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谨性。要加快建立规划协调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规划“多规合一”。要严格执行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延续性和权威性。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发展现代农业

  新西兰发展现代农业高度依赖科技支撑,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运用新技术,强调对资源的“最佳”利用,而非“最大化”利用。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竭泽而渔、不一味索取,讲科学、重科技,保护自然和地力。通过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新西兰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对广安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广安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着力把他们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这一系列部署既符合中央要求、切合广安实际,又顺应国际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我们要持之以恒抓落实,不断提高广安农业科技含量、生产效率、综合效益和区域竞争力,加快广安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以市场运作为手段,激发活力动力

  新西兰特别善于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比如新西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纳入国家层面预算,其中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作为公共产品向公众免费提供,但是对于景区旅游项目的经营则完全交给市场。在海洋渔业管理方面,新西兰实行捕捞配额管理,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控制和限定捕捞鱼类和总量,在对海洋渔业资源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提高了渔业综合经济效益。

  新西兰的经验不能照搬照抄,但注重市场运作的做法可以借鉴。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实施项目还是发展产业,广安市都普遍存在政府主导、财政投入、大包大揽的情况,在如何运用市场的法则推动工作、调动民间的积极性促进发展等方面着力不够。因此,我们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推进乡村振兴工程实施中,要善于运用市场手段,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现代化领域的同时,更加注重建立和完善助农增收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引导农民适应大市场、进入大市场,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以共治共享为目标,发动全民参与

  新西兰政府将“自上而下”的管理与社区公众“自下而上”的行动相结合,基层社区公众及非政府组织在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方面的诉求和自发行动对政府形成“倒逼效应”。例如,瑞格兰小镇“极端零废物”非政府组织倡导餐厨垃圾有机堆肥和其他垃圾分类回收、减量利用,获得许多企业响应和捐款,倒逼政府安排专门预算予以补贴。

  从广安的具体实践看,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发动群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方式还不够灵活、办法还不够多,全民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参与度还不够。因此,我们要下大功夫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提高全民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和自发参与意识。要改善社会治理方式,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全民参与社会管理、公共事务和生态建设,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分享美好家园。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