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月祯:充满乡土气息的“选”“育”“用”
时间:2023-05-26 15:08:02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罗月祯 字号:【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乡村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将选才、育才、用才实现乡土化,推动人才服务乡村,实现全面乡村振兴。

  充满乡土气息的选才,是从“标准化”向“本土化”转变。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完善乡村治理,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选人政策,但人才具有流动性,且难免会受待遇、环境、归属感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率很高。故而,选人模式要烙上“乡土基因”,建立健全乡村本土人才服务管理机制,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推行“本土大学生村干部”到村挂职制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的问题,录用本土大学生村干部还从改善干部年龄结构、有效缓解人员就业压力、储备村级发展人才等多个方面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聘用一批对家乡有感情、对群众有热情、对事业有激情的本土大学生村干部,有利于进一步充实现有的村干部队伍力量。

  充满乡土气息的育才,是从“潜力股”向“后备军”转变。“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熟悉本土环境的“土专家”“田秀才”“乡绣娘”,是助力本土发展的“潜力股”,通过“三个培养”,让他们摇身一变成为“后备军”。一是在致富能人中培养党员,重点关注非党致富能手,加强干部联系培养,增加对党的认识,提高政治觉悟。二是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人,对未富党员进行详细摸排,针对性开展培训教育和党员致富能手结对帮扶。三是在党员致富能人中培养后备干部,镇乡党委重点登记培养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吸收他们参加党课和干部素质教育班,加强政策理论和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教育。通过深入挖掘农村致富能手,优秀农村党员服务基层、发挥作用、创先争优的潜能,让村里自己人带动群众齐心乡村振兴。

  充满乡土气息的用才,是从“全日制”向“订单式”转变。知人且善用,才能用出人才效果。如何让人才发挥出最好的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要坚持需求导向,做到灵活用人,精准用人。广大农村实际情况千差万别,“穷乡僻壤”会留不住人,“地广人稀”会分配不均。利用大数据平台,使用人模式从“全日制”向“订单式”转变,打造“科技兴村”等服务平台,百姓可以随时提问,平台会根据问题的类型分配给专家库中的专家,专家可以在线解答亦或是到现场开展技术服务。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精准掌握老百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