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缩行”“宽窄行”看提单产
时间:2024-07-09 10:14:1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徐锋 朱梓荥 字号:【

  6月11日中午,在河北省固安县大留村村委会门口,我们再次见到了种粮“有瘾”的村支部书记肖井元,他刚开着播种机耩完玉米从地里回来。

  “去年缩行的那5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1150斤,比我自家没缩行的高出了200来斤。”肖井元一边擦汗,一边带我们走进村委会,刚收下来的麦子正在院子里晾晒,金黄的麦粒散发着丰收的味道,人从上面走过,沙沙作响。

  “缩行增穗有没有增加种植成本?”

  “并没有,所有成本跟原先一样,缩行就是通过合理密植,将麦匀播,优化生长环境和水肥等要素,提高分蘖率,亩穗数增加了,产量也就提高了。种子用量、水肥成本没有提高,管得好了,用水用电成本还能降点。”一说起种地,肖井元就打开了话匣子。

  为了保证蔬菜不重茬,去年缩行的几十亩收了麦子后种蔬菜,蔬菜收后种了玉米。今年61岁的陶永,是肖井元种地合作伙伴,两人合作种粮已经11年了。陶永说,从去年开始,玉米也采用了宽窄行种植,将每亩株数由原来的4000株增加到5000株。宽窄行种植就是根据生产实际,将玉米行距由传统60公分,调整为窄行40公分、宽行80公分,窄行下铺设滴灌带,实现水肥一体化,利于养分吸收;宽行则提高通风、透光条件,有利玉米更好进行光合作用。“我们去年的每亩收成达到了1600斤,远高于本地1200斤的平均亩产。”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密植一直都是公认的增产途径。从肖井元的实践看,粮食单产要实现再提升再突破,良种、精播、精管、高效水肥等非常关键,关键是要用新技术在粮食生产各环节实现精准化。

  在“增”上下功夫,高适宜密度种植。高适宜密度就是通过合理密植,将单位面积上的单株和群体优势最大化、最优化,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品种特性及栽培条件等合理确定单位面积所种植的株数,使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指数达到最大值,从而提高单产。有效克服种植密度过大反而容易引发倒伏、空秆、早衰、抗性减弱等突出问题,防止出现“增密不增产、增密风险大”现象,各地因种、因地、因肥,推广高适宜密度种植。

  在“提”上下功夫,高质量播种。高质量播种是安全增密实现的关键。亩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是农作物产量构成的三大要素。想要高产,种植的密度很关键。合理的播种密度才能发挥出品种的丰产性,达到最佳产量。高质量播种可以使作物利用阳光、水分、空气、热量和养分,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在群体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个体健壮地生长发育,达到穗多、穗大、粒多、粒重,从而提高单产。高质量播种在高性能播种机的支持下,才能实现精准匀播、种肥同播、导航直播、一体联播,实现苗齐苗匀苗壮,确保种在丰产期,夯实高产群体基础。

  在“调”上下功夫,高效率肥水。庄稼一枝花,水肥来当家。运用滴灌水肥一体设施,实现增密、滴灌、精准水肥调控三合一,让作物“少量多餐”,并集成土地精细耕整等多项技术,实现按需、分次、定向供给水肥,满足密植群体全生育期水肥需求,同时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避免当前“一炮轰”施肥造成的玉米前期旺长和后期早衰,增产也就成了必然。在大豆浅埋滴灌、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小麦微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加持之下,提高出苗质量和保苗密度,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即使面对极端气候时,也能通过水肥调控提高群体耐受力、促进弱株转壮。

  在“减”上下功夫,低损耗减灾。减低病虫害、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危害,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病虫害,加强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实现“虫口夺粮”。加强农情调度,坚持定期会商制度,防范气象灾害,减少灾害损失。减低从生产到加工各环节的粮食损耗,加强生产环节源头管控,引导优化收割机结构,减少田间地头的收获损耗。科学储粮,优化社会化干燥存储服务,减少收后存储损耗。推广专用车辆和集装散粮物流装具等技术,提高流通效率,减少运输加工环节的损耗。减损就是增产,实现全链条减损保产量。

  无论是小麦“缩行增穗”,还是玉米“宽窄行”种植,都离不开良种、精播、高效水肥、田间精管等生产要素的优化,从而降低种植管理成本,实现“三高一低”,才能有效推动粮食单产提升,让更多农民尝到增产又增收的甜头。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