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三增”重要要求 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时间:2024-08-09 15:43:10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琦琪 字号:【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拓宽共同富裕路径,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这一“三增”要求进一步指明了“三农”工作的方向目标,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实现农业增效益,要多措并举推进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现如今,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日益凸显。要立足特色资源,发挥好农业农村多种功能,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带动农业领域实现“降本增效”。

  实现农民增收入,要千方百计拓宽致富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入,要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把优质粮食产业、畜牧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不断增长。持续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落实宅基地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推进城乡养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农村增活力,要持之以恒加强乡村治理。乡村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要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生参与,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党组织对群众的服务和组织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设,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开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引导农民群众除陋习、树新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我们要以“三增”为目标,着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三农”事业发展实际,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大真金白银投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实现农业发展高效、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