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时间:2024-11-06 02:27:45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宋晓娜 字号:【

  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中国农村杂志社评论员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强调“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这是立足我国人口老龄化新形势,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大部署。

  老龄化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基本国情,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按照常住地统计,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32.5%居住在城市,20.1%居住在县城,47.4%居住在农村,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和资源配置不足、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的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基本养老及相关服务的供给,要对困难老年人进行倾斜,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议召开,系统总结各地经验,交流做法成效。2021年,全国人大将农村养老服务列入重点督办建议。今年6月,民政部联合农业农村部等21个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对外发布,从全国层面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作出首份总结性、系统性部署。

  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重心、难点在农村。走好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就要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多措并举织密农村老年人“幸福网”。

  提高供给质量。应对人口老龄化牵涉面广,利益关系复杂,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级党组织应重视农村养老服务。注重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统筹谋划、科学投放农村养老服务资源。从改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入手,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增加护理型床位比例。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着力增强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的失能照护服务能力,拓展乡镇敬老院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发挥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前沿阵地作用,做到既能实现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应护尽护”,又能为周边老人提供好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

  强化要素保障。解决好“人”的问题。针对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缺口大的问题,着力培养农村养老服务人才。引导人才到农村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培训,完善人才保障激励措施,健全人才评价机制。解决好“地”的问题。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用地用房保障,统筹安排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鼓励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改建农村养老服务场所。解决好“钱”的问题。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运转费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积极发展养老金融。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国有或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到农村建设或运营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养老服务相关补贴制度。

  提升服务水平。发展养老产业是扩大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农村养老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主体发育不足、相关支持政策有待完善的实际,着眼于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完善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落实相关惠企政策。推进互助式养老。立足农村“熟人社会”特质,充分发挥“近邻”和“熟人”作用,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深入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加强农村数字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智慧养老。完善老年教育网络,丰富老年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活动,全面提升农村老年人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