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1758万亩不一般!
中国农村杂志社评论员
近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发布数据显示,从2021年起,我国耕地面积实现“三连增”,净增1758万亩,全国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已被遏制。根据国土三调数据,宁夏回族自治区耕地面积约1798万亩。全国耕地“三连增”,相当于3年增加了整个宁夏的耕地面积。这个增加来之不易,分量非比寻常!
中央重视程度不一般。食为政首,地为根基。1758万亩新增耕地,源于党中央毫不动摇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高度重视,在出席重要会议、实地考察调研等不同场合多次对耕地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不断提出新要求,今年更明确了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中央层面“重拳出击”,重大部署密集出台,耕地保护受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
制度政策力度不一般。增加的1758万亩耕地,从哪里来?来自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近年来,中央不断强化耕地保护要求,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违法占用耕地“零容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中央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一年一考核,终身追责,对突破耕地红线等重大问题“一票否决”,压实地方责任。一系列“长牙齿”的硬措施相继出台,为乱占耕地戴上“紧箍咒”。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完成修订,黑土地保护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相继实施;耕地保护法正式列入立法计划……加快完善的法律体系,筑牢耕地保护法治屏障。
量质双升成色不一般。新增耕地,增加的不只是数量,质量也在同步提升。据了解,新增耕地基本都是流失的好耕地在新机制下稳步回流,包括稳妥推进“山上换山下”,将耕地逐步调整到灌溉条件更好的山下,推动果树苗木尽量上山上坡。特别是,2023年南方省份净增加739万亩,扭转耕地“南减北增”局面。南方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在党中央明确要求,地方持续推动下,“鱼米之乡”正在有序恢复部分流失的优质耕地,对遏制“北粮南运”加剧局面发挥重要作用。
齐抓共管拼劲不一般。每一寸耕地的增加,都来之不易。1758万亩新增耕地的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广大农民群众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建城市、搞工业、保生态,都需要用地。相对种粮而言,工业化、城镇化用地产生的增值利益巨大,各方面占地冲动强烈,只有妥善协调好耕地保护和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相关者的权益关系,在全社会树牢耕地保护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耕地保护合力,耕地保护才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夯实根基意义不一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没有耕地安全就没有粮食安全。18亿亩耕地是红线,是战略底线,也是14亿多人的生命线、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2021年公布的国土三调成果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耕地数量为19.18亿亩,实现了国家确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然而相比于2009年完成的二调,10年间全国减少耕地1.13亿亩。在此严峻形势下,从2021年开始,全国耕地总量首次净增加,并实现“三连增”,既体现了近年来耕地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也为新征程加强耕地保护建设增强信心和底气,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耕地“三连增”值得高兴,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耕地人多地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占补平衡存在量不足、质不高等问题。新时代新征程,耕地保护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保护耕地的自觉性、主动性,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把“藏粮于地”真正落实到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