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直喝这种“假”牛奶,而且一箱箱囤!这样来辨别→
时间:2024-11-22 15:39:53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广东科普 字号:【

牛奶是家家常备的食品,

营养好价格也亲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

还将每天应摄入的奶及奶制品的量,

由300克改为300—500克,

这一改变证明了喝牛奶的重要性。

市面上成百上千

标着“牛奶”字样的产品,

早已被迷花了眼。

甚至有些人,

不知道自己喝的不是真的牛奶。

什么是“假”牛奶?

怎么选好牛奶?

你对牛奶产品了解多少?

  01

  “假”牛奶的营养不一样

  大家在购买牛奶产品时,不要只看到"牛奶"字样就买了,很有可能是“假”牛奶。所谓的“假”牛奶,是从营养成分占比而言,它们不具备纯牛奶应有营养水平。

  比如含乳饮料,产品名字带有"牛奶",但本质是饮料,主要原料是水,并非牛奶。它们的蛋白质含量远低于纯牛奶,每100克蛋白质含量可能在1—2克左右,如草莓味牛奶、巧克力味牛奶等。不能说这些含乳饮料不能喝,只是喝两瓶的营养价值不如纯牛奶一瓶来得要好,如果你只是把它当成饮料喝,也是一个不错的产品。

  另外,调制乳是牛奶家族中的一员,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制乳》(GB 25191-2010)的规定,调制乳是以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制作的,常见的如xx高钙奶、xx低脂高钙牛奶、xx无乳糖牛奶等。总的来说,调制乳也可以用来补充蛋白质,且有丰富的口感,但大部分会含糖,会成为“甜蜜的负担”,建议尝鲜和偶尔喝。

  一般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至少在2.8g左右,这类“假”牛奶的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牛奶少。所以,真牛奶的配料第一位一定是牛乳或复原乳。

  顺便一提,在超市看到带有“谷物”字样的早餐奶,或许本质也是含乳饮料,也有部分是调制乳,具体还需看营养成分表。

  02

  复原乳也是“假”牛奶吗

  但很多人误会复原乳(复原奶)也是“假”牛奶,其实,它只是制作工艺不同的牛奶,是把牛奶先做成奶粉(便于运输等),再加水冲兑还原,并非“假”牛奶。在加工过程中会经过高温灭菌,冲兑后还要经过一次高温,虽然会导致很小很小很小部分营养素损失(可忽略不计),但它仍然是一种乳制品,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马明等在《添加复原乳对酸奶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了复原乳与生鲜乳在营养成分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没有显著差异。

  在国际上,复原乳是一种被普遍使用的乳制品原料,在奶源不足地区被当作奶源调剂。

  03

  真“假”牛奶的辨别方法

  从名字可以做第一道判断,看名字标有“饮品、饮料”字样的产品,通常属于含乳饮料,而非真正的牛奶,而真牛奶包装上有明显的“巴氏灭菌乳、鲜牛奶”字样。

  关键还是仔细观察配料表。配料表是以水开场的几乎都是饮料,而真牛奶配料表的第一个原料是生牛乳或复原乳,且配料表越短越好,上述提到的如调制乳,后面还会跟着不少营养强化剂、食用香精等物质,虽然口感较好,但不能补充优质的营养。

  此外,看灭菌方式。灭菌温度低,能更好地保留活性蛋白、可溶性钙、维生素等,喝起来更接近鲜牛奶的营养和风味。

  一般蛋白质含量越高,牛奶的品质越好。按照我们国家对牛奶制品的要求,每100毫升纯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可以低于2.8g。所以,通过蛋白质含量需在3.0g以上的,也是好牛奶。

  真“假”牛奶仅从营养成分进行总结,不代表质量问题,可根据个人喜好、口感、饮用习惯进行选择。总的来说,优选巴氏灭菌的纯鲜牛奶;其次考虑蛋白质含量,越多越好。

  04

  牛奶存储及饮用注意这些

  牛奶已成为日常食品,有的人每天都会喝,所以会一箱箱地囤,那么在存放上要注意以下事项。

  不要晒太阳

  牛奶中含有维生素B和C,一晒太阳它们就会很快消失。有数据表明,即使是微弱的阳光照射超6小时,也会使其维生素B减少一半;同时阳光还会导致乳糖酵化,牛奶变质,买回来后要摆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

  不要冰冻

  鲜牛奶冰冻后,其中的脂肪、蛋白质分离,乳酪素呈粉状凝结,味道也明显变薄,营养成分不易被吸收,这里是指冰冻(急冻)。当然,巴氏杀菌牛奶要放冰箱冷鲜存放,且要尽快喝完。

  在饮用上,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要高温蒸煮

  牛奶中的蛋白质在受热较长的情况下会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出现沉淀物,营养价值直线下降。

  不要与茶同饮

  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离子,茶叶中的鞣酸会与之结合,从而阻碍钙离子在消化道中的吸收。

  不要空腹喝

  空腹喝牛奶,当中的蛋白质会被转化为能量消耗。最好同时进食淀粉类食物(如面包、蛋糕等)。

  此外,脱脂、低脂等则是根据牛奶的脂肪含量而言,一般健康成年人和小朋友,直接选全脂牛奶就好。虽然,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是低脂奶的2倍,但比肥肉和动物内脏的脂肪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反而脱脂后会影响原本口味。

  市面上的奶制品有很多,

  学会通过成分配料表,

  更科学地挑到所需的牛奶。

  你学会了吗?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