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阖家团聚,走亲访友、吃喝玩乐,是难得的休闲时光。但假期让人们从繁重工作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使生活节奏骤然变化,让许多人面临作息紊乱、饮食失衡、身体疲惫等问题。如何在节后快速调整状态,恢复健康的生活节奏?专家提醒,节后调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报复性运动”或“极端节食”。通过科学运动、合理膳食和良好作息,公众可以更快地恢复最佳状态,迎接新一年的工作与学习挑战。
合理膳食:清淡饮食,逐步回归规律
春节期间,丰盛的大鱼大肉和高热量零食容易导致饮食失衡。对此,药学博士、广州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营养科副教授、副研究员孙宁表示,节后饮食调整的核心是“恢复规律性”和“减少高热量摄入”。“春节期间饮食不规律会打乱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节后应尽快恢复三餐定时的习惯。”孙宁建议,早餐应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午餐和晚餐应遵循“均衡搭配”原则,餐盘的一半应是蔬菜水果,1/4为全谷物或粗粮,剩余部分可选择优质蛋白来源,如瘦肉或豆制品。针对节后常见的“每逢佳节胖三斤”问题,孙宁提出,可以通过适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高蛋白食物和膳食纤维的比例来调整体重。此外,他特别提醒,应减少糖果、油炸食品和膨化零食的摄入,这些食品不仅容易引起血糖波动,还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的健康。
合理运动:循序渐进,避免运动损伤
春节期间,许多人因家庭聚会、走亲访友而减少了运动量,甚至长时间久坐,导致身体僵硬、代谢减缓。对此,广州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运动管理科负责人栾军建议,节后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因运动强度过大而引发损伤。
“长假后恢复运动时,要注意强度的适应性,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训练。”栾军表示,春节期间适合进行室内原地跑、拉伸运动和力量训练,如平板支撑、俯卧撑和开合跳等,不仅可以促进消化、消耗热量,还能减少因久坐导致的颈肩腰腿痛。
对于中老年人,栾军建议选择低冲击的运动,如快步走、太极拳或八段锦。“冬季气温较低,关节和肌肉相对僵硬,最好选择在温暖的午后进行运动。”
此外,他提醒,节后调整作息时要注意避免“过度补偿”式运动,例如长时间高强度跑步,可能会对心肺系统造成负担。运动时应控制节奏,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进行简单拉伸,以缓解久坐带来的不适。
调理作息:早睡早起,顺应生物节律
春节期间的熬夜娱乐、作息紊乱,使许多人在假期结束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和学习节奏。对此,广州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中医健康管理科主任汤湘江表示,调整作息的关键在于顺应自然生物节律,逐步恢复“早睡早起”的习惯。
“冬季应顺应‘天人相应’的规律,适当早睡,养护阳气。”汤湘江建议,节后可在晚上10点至11点入睡,避免熬夜,同时保证每日7至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此外,他还推荐一些中医调理方法,如艾灸关元穴、按摩膀胱经和肝胆经等,有助于气血流畅,缓解节后疲劳。同时,他提醒,节后应保持饮食清淡,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以保护胃肠功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