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健康生活方式,能让你延寿
时间:2025-03-06 09:10:01 来源:腾讯医典 作者: 字号:【

  我们会越来越长寿,这是真的。

  2019年,我国居民的预期寿命为77.7岁。

  而根据大模型预测,到2035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

  找到长寿的秘诀,是每个人都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也是为何类似“百岁老人长寿的秘诀竟是这个”的新闻,如此博人眼球。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活得更久,更有质量呢?

  这项最新的研究,给出了这5个长寿“秘诀”。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报告显示,生活方式对健康与寿命起着主要的影响,60%的慢性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有关

  不久前,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全面分析了5个健康生活方式对中国人寿命的影响。

  咱先直接上答案。

  遵循了这5种健康生活习惯,包括从不吸烟或主动戒烟、不过度饮酒、积极运动、健康饮食和保持健康的体脂水平,可以使男性的健康预期寿命增长6.3年,女性则增长4.2年

  具体来说,研究中是这样定义5种健康生活习惯:

  1. 不吸烟:从不吸烟或不是因病戒烟

  2. 不过度饮酒:不饮酒或者轻度饮酒,男性<30克酒精/天,女性<15克酒精/天

  3. 积极运动:在特定年龄和性别组中,运动水平超过平均水平

  4. 5种健康饮食习惯至少做到4点:每天吃新鲜蔬菜、新鲜水果、一周吃红肉少于7天、吃豆类≥4天、吃鱼≥1天

  5. 健康的体脂:身体质量指数(BMI)为18.5~27.9,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研究包含了45万中国成年人,以拥有的健康生活习惯的数量来评分,从0分到5分,分数越高,生活习惯越健康。

  在这45万成年人中,拥有3个、4个、5个健康生活习惯的人比例分别为68.6%、28.2%和 2.0%。

  其中,年轻女性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遵循着更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做到5点,就打败了98%的人了!)

  研究显示,这5个健康生活习惯,每个都可以降低三大类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高血脂等)、癌症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哮喘等)。

  其中,拥有健康的体脂可以降低更多的疾病发病风险

  而与拥有0~1个健康生活习惯的相比,5个健康生活习惯全占的人,在40岁时,男性的健康预期寿命可以延长6.3年,女性则可以延长4.2年。

  健康预期寿命简单来说,指的是预计能够以相对健康的状态生活的时长。这个指标不仅考虑到了寿命的延长,还衡量了生命的质量。

  用通俗的话来说,一个40岁的男性,如果他只有0~1个健康生活习惯,他的健康预期寿命可能为24年,也就是他可能直到64岁都没得任何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

  而如果他同时拥有5个健康生活习惯,那么他可能直到70.3岁时都能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

  建议你从今天开始,和典哥一起养成“长寿”的生活习惯。

  不妨认真看下以下这些建议。

  1. 慧吃

  中国营养学会曾明确指出,我国居民存在饮食不平衡、高油高盐、超重肥胖等问题,也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5]。

  吃得过多或过少,都对健康和长寿有影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推荐:

  (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每天的饮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肉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每天摄取至少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2)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餐餐有蔬菜,每天至少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每天食用新鲜水果200~350克,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每天吃奶制品相当于液态奶300~500克;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3)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每周吃鱼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克;

  优先选择鱼虾和禽类,减少红肉的摄入;

  吃鸡蛋不弃蛋黄;

  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食品。

  (4)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成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每天摄入烹调油25~30克;

  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每天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

  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严格限制饮酒,能不饮酒就不饮酒,尤其是儿童少年、孕妇和乳母要滴酒不沾。

  2. 慧动

  大家都知道运动有益健康,但是真的能做到并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

  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分析了不同种类的运动和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发现了“性价比”最高的3类运动

  第1名:挥拍类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这类运动可降低全因死亡率47%

  第2名:游泳,可降低全因死亡率28%

  第3名:室内有氧运动(跳操、瑜伽等),可降低全因死亡率27%

  3. 慧睡

  人们很早就知道,长寿与睡眠密不可分。

  研究发现,每天睡眠时间短于6小时或长于8小时的人,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都比睡眠时间6~8小时的人群要高[8]。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睡得越多越好!每天睡7~8小时最为适宜

  4. 戒烟,戒烟,戒烟!(重要的事说3遍)

  烟草作为1类致癌物,它对我们的健康与寿命的影响不言而喻。

  但是,你知道吗?

  只要开始戒烟,我们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何时戒烟都不晚!

  约30岁时开始戒烟,可使预期寿命增加约10年。

  约40岁时开始戒烟,可使预期寿命增加约9年。

  约50岁时开始戒烟,可使预期寿命增加约6年。

  还有研究发现,35岁前戒烟,可以完全“逆转”烟草对寿命的影响,所以越早戒烟,好处越大!

  最后,典哥想说,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的寿命会越来越长。

  而和生命的“长度”一样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

  因此,对于我们个体而言,对“长寿”的追求,其实更应该是对“健康+快乐”的追求。

  开心过好每一天,长寿自然就积累在走过的每一步路中。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