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陵县城东南约25公里处,风光秀美的武河畔坐落着中国牛蒡之乡——庄坞镇。这个辖42个行政村9.8万人口的镇,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先行先试、蹄疾步稳,先后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2022年被确定为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以来,庄坞镇在覆盖14个行政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的“主战场”上,依托四雁工程实施,探索形成了创新发展、持续发展、融合发展、高效发展的新路径,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庄坞画卷铺展开来。
一棵蔬菜的“成长之旅”
走进庄坞镇省级衔接推进区层山现代农业产业园,进入眼帘的是成片高标准温室大棚,园区占地面积360亩,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71座高标准温室大棚和8座育苗大棚,向北望去,运丰蔬菜深加工基地一期已正式投产,优质蔬菜在此“摇身一变”成为锁住新鲜、营养丰富的预制菜……从种苗培育,到蔬菜种植,再到蔬菜深加工,在这里,一棵菜完成了它的“成长之旅”。
衔接推进区建设启动以来,庄坞镇用好衔接补助资金,流转土地“化零为整”,集中打造了集良种筛选、种苗繁育、种植示范、技术推广、市场营销、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层山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基地。
育苗基地由小池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负责运营,通过与省农科院合作,引入先进的育苗技术,为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种苗,每亩地省出200元的种植成本。智慧农业种植示范基地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联营,打造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深加工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经营模式,带动200余人就近就业,吸引300余户种植户参与经营,每户可增收3万元以上。同时,也带动了大城子、柏庄、后銮墩、层山东等周边6个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参与经营等方式,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每年可增加村集体20多万元。
为延伸产业链条,庄坞镇还整合社会资本1.2亿元,建设运丰蔬菜深加工基地,打造预制菜深加工产业园,上马蔬菜和水果冻干加工生产线和集种苗研发、职业培训、农残化验、电商平台功能于一体的蔬菜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运丰蔬菜深加工基地一期已投产运营,每年可加工各类蔬菜3万吨,年产值2亿元,实现税收200万元,安置当地就业400人。
一个贫困村的“蜕变之路”
“过去村里闭塞、靠天吃饭,村集体收入单一,是省级贫困村。现在‘鸿雁’人才齐聚,订单蔬菜发展红火,蔬菜深加工已经起步,村容村貌‘颜值’高,是省级衔接推进区核心村。”小池头村党支部书记周学浩自豪地说。
随着乡村振兴步伐加快,衔接推进区建设稳步推进,小池头村坚持“头雁”引领,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进项目发展蔬菜产业,把基层组织建设好,把乡村产业发展好,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把人居环境改善好,把乡风文明提升好,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省市文明示范村”“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完美蜕变,成为庄坞镇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能够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收益。为实现蔬菜产业规模发展,小池头村在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带领下创办了兰陵县润合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蔬菜种植为主,采用多种多收的方式种植,春季种植西兰花、毛豆,秋季种植白菜、生菜、萝卜、菠菜等。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带动农户200多户,其中有14户是脱贫户,实现脱贫户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愿望,每户年均增收8000元左右。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小池头村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引得运丰蔬菜深加工项目在此落地。项目实行“企业+合作社”的订单发展模式,吸收本地“鸿雁”人才12名,示范带动群众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帮助该村33户脱贫户致富,变输血救济为自身造血,真正实现“一个企业带动一个基地,一个基地致富一批群众”的目标。
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在产业发展基础上,小池头村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该村改造提升农家书屋,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比、广场舞比赛,建设投用公墓引领移风易俗,形成了“不讲身后排场、只比生前孝顺”的孝善风尚。现在的小池头村,美、洁、富已成为主旋律,成为村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最好诠释。
一个乡镇的“振兴之道”
为高质量打造省级衔接推进区,实现“村村美”“处处兴”,庄坞镇以产业振兴为切入点,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村庄特色,规划构建“一核、两带、三区、多节点”空间格局:一核即智慧农业现代产业园,主要建设现代育苗基地、智慧农业种植基地、蔬菜深加工基地;两带即小涑河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带、乡村振兴联动发展带;三区为产村融合示范区、露天蔬菜种植示范区、宜居乡村发展区;多节点意味着“全区域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在实施过程中,庄坞镇聚焦乡村“五大振兴”项目,以财政衔接资金为引导,科学规划、民主决策,统筹整合行业资金和社会工商资本共同参与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元。通过人才引进、合作社带农、龙头企业的带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设立扶贫专岗、以工代赈等方式,新提供150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群众务工、分红、土地流转等多渠道增收,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美丽乡村全覆盖。发挥衔接资金撬动作用,建设1个省级美丽乡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实现县级美丽乡村全覆盖,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共整合行业资金2000万元,新修党群服务中心5处、道路19条、排水沟27条,补齐省级衔接推进区农村基础设施。
走好乡村振兴路。庄坞镇正借势借力,整合资金、资源,用活用好“四雁”政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探索形成平原地区乡村振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奋力建设实力的、农民的、活力的、宜居的、奋进的沂蒙乡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