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军:绽放在田野的铿锵玫瑰
时间:2023-09-13 10:18:11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卢新松  朱晓玲 字号:【

  黝黑的皮肤,灿烂的笑脸,太阳帽下那双明亮充满睿智的眼睛——她,就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琪琪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晓军。

  今年50岁的姚晓军原是洛阳市一企业的下岗职工。10年前,她放弃了城市舒适的生活,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在一片撂荒地上开垦种植。她围绕种养结合创业创新,积极探索多元增收途径,十年间蹚出了一条生态致富路,不但建起了300多亩的生态园区,还带动周边村庄群众一起致富,为农民通过绿色种植和生态养殖实现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返乡创业 源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对于很多外出游子来说,家乡永远是最思念的地方。从农村走出去的人,都对农村和泥土怀着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

  姚晓军就是这样的人。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向胃口不太好的她对水果独有情钟。“可那时家里太受症了,买不起!”随时能吃上新鲜的水果,成了姚晓军小时的梦想。

  在城市参加工作后,爱买水果的姚晓军发现,很多市民到超市里宁可花多几倍的价钱也要购买没有农药残留的有机瓜果蔬菜。为城里人提供生态有机食品一定大有可为,未来发展前景可观。细心的姚晓军从中窥见了商机。

  2014年,因为单位效益不景气,姚晓军成了一名下岗职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回朝阳镇老家的路上,她看到了一片撂荒的土地,沉寂很久的想法在那一刻萌发。她说,我要回乡创业!

  “那是南陈村的一片撂礓地,种啥啥不成,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好不容易成了市民,现在又回来种地,姚晓军的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后,说啥都不同意女儿这么干。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回乡创业种植有机果蔬的想法一旦形成,倔强的姚晓军便兴奋的睡不着觉,三天两头往南陈村跑。在南陈村委的大力支持下,很快村里流转出200亩土地,再加上撂荒的边角地, 姚晓军以1亩地1000斤小麦的地租,一口气签下了200亩地的租赁合同,并成立了孟津县琪琪种植专业合作社。

  很快,姚晓军请来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雇来了干活的工人。2010年冬季,姚晓军种下了 30亩葡萄,2000株樱桃,2000棵香酥梨和2000棵猕猴桃……也把满腔的热情和希望的种子埋在了这片田野上。

  苦尽甘来 科学种植硕果盈枝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走进南陈村琪琪生态园区,满眼是丰收的景象:路边银杏树、木瓜树挂满沉甸甸的果实;采摘区里,香酥梨羞红了脸,猕猴桃圆润饱满,蜂糖李香脆满口,一串串葡萄惹人爱怜。一波一波的游客穿梭在果树间,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一边拍照,喊声、笑声、叫声飞出了田野。

  这样的丰收场景对姚晓军来说并不陌生,她很享受此刻的快乐心情。然而,创业起步时的举步维艰,她依然记忆犹新。                 。

  2010年底开始,姚晓军全身心地投入到水果种植项目上。但是隔行如隔山,种植果树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第一年,她辛辛苦苦种的4000株果树不会结果,10亩樱桃不开花,数百亩的树苗成片枯死,看着眼前惨败景象,姚晓军欲哭无泪。

  “万事开头难。”在家人的鼓励下,姚晓军重拾信心。“不学习,不相信科学,早晚会被这个时代淘汰。”随后,她多次到郑州、陕西、山西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请教相关农业专家,认真学习记录笔记。“那段时间不知道早晚,不知道饥饿,往往是早上坐高铁去郑州上课,下午赶回洛阳接孩子。”说起这些,姚晓军红了眼眶,“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满满!”她说。

  要种就种绿色生态、放心食用的水果!带着这样的朴素情怀,姚晓军下定决心要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品牌。虽然初涉水果种植,但她坚持不喷农药不施化肥种植果蔬,不喂饲料散养鸡鸭,采用牛粪、芝麻饼等有机肥料滋养土地,并积极寻找技术支持,聘请种植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采取生态化管理,确保果实品质优、口感佳。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姚晓军的辛苦付出下,园区发展逐渐步入正轨。从杂草荒芜到果实满园,从单一的几个品种到琳琅满目的几十种,果产量从当年的亩产千把斤到如今的几千斤,年销量达到几十 吨,年产值200万元,实现净利润   80万元。每年开园采摘季,琪琪生态园新鲜可口的果实让前来采摘的市民赞不绝口,也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市民和游客。

  “做农业,靠的是良心,只有坚持绿色健康的道路,才能树立品牌抢占市场先机。” 正是坚持这种发展理念,近年来,琪琪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多项殊荣:2016年,获得上海最佳农产品品牌,2017年被命名为洛阳市和谐养老协会指定养老基地、军民康居养老服务中心指定基地;2017年洛阳市农民合作示范社;2019年获得河南省农民返乡创业示范项目;2019年其产出的猕猴桃、梨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省绿博会名优金奖;2020年“神都朝阳”梨荣获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获得2021年河南省“我最喜爱的绿色食品”;2021年洛阳市孟津区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洛阳市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被命名为“2022年货河南绿色食品基地”。

  共同致富 为了家乡父老绽笑颜

  琪琪生态园进驻朝阳镇南陈村,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也为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人致富不算富,还要帮助乡亲一起富。”在经营中,姚晓军始终为家乡贫困群众着想。

  在果园区,成熟的猕猴桃挂满枝头,20多名工人正在忙着采摘。姚晓军说,这些工人都是本村村民,平时来打工的有三四十人,农忙时有100多人,每人每月工资能拿到3000元左右。

  “只要能挣钱,干啥活都不知道累!”正在除草的村民李夫娥算了一笔账:地租一年1000斤小麦差不多有1000多元,每月来生态园里干活能领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她又利用下班时间承包了两块地的除草任务,又能拿到2000元收入,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拿5000元不成问题。

  为带动周边更多贫困群众致富,近年来,琪琪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为有创业意向的农户提供树苗、提供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回收,将小农户带入大市场。“瓦店村的魏战宏种植10亩梨园,杨凹村的张腾飞种植20亩梨园……”姚晓军如数家珍。在她的带动下,周边村庄发展猕猴桃种植200多亩,发展梨种植300多亩,20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

  憧憬未来,姚晓军信心满满。她说,琪琪生态园将进一步加大乡村运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园养园,扩建规模,让游客开心而来,笑声而归;加大农民培训,服务民生,建好创新农业,把绿色生态融入产业升级中;扩大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带动当地种植业的发展。把琪琪生态园打造为专业水果培育、研发、育苗、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园、科普示范园。

  “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产业链越长越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姚晓军表示,她将引入乡村运营团队,把生态农业与研学、休闲养生、乡村旅游相结合,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带动家乡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动力。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