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温暖的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宽阔笔直的道路、绿树环抱的团寨、干净整洁的小院,处处旧貌换新颜。湖南省会同县连山乡走好“干改助”三步,村容村貌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热情昂扬,“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乡村新画卷在连山徐徐展开。
“干”字当头,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杨书记,团寨里路修好了就是没有停车的地方,车子都停在马路边”“粟书记,团里的沟渠和那几个水池要清理一下”“唐书记,我家里那个废旧的棚屋村上喊几个人帮忙拆了吧”……连山乡各村村部内,群众针对生活中遇到的整治问题积极向各村支部书记反映。在了解到群众的反应后,村干部立马联系乡有关部门,对团寨用地进行勘察并划出一块空地建成生态停车场,同时安排村里的保洁员和党员志愿者清理沟渠和协助群众拆除废旧棚屋,不断推进环境整治,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年共拆除农村废弃杂屋 52处,新建生态停车场6个,开展卫生大清扫21次,整治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转”字改变,把群众思想作为“第一大事”。
人居环境整治的效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既是人居环境的参与者,又是受益者。通过宣传栏、环境卫生整治的“主题党日”、村组屋场会、院落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设立卫生监督员、劝导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让村民了解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同时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实行卫生积分管理、月评比制度。转变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提高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助”字为本,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为民办实事,怎么整治,整治哪里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如对大坪、火神坡等村维修护坎30米、沟渠硬化120米、菜园扎篱笆213米、休闲凉亭维修等等,既改善基础设施,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为更好推进户上整治工作,由包村干部、村干部、党员小组长组成先锋攻坚队,逐一协助团寨农户完成八整洁治理和房前屋后卫生清理,主动帮忙处理垃圾。团寨中留守的老人户、弱势群体户等则由先锋攻坚队帮助打扫卫生,动员全乡461名党员带头参与整治,帮助引导全乡2870户农户将自家院落、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清理清扫。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