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是黑土地上的耕耘者。提起农民,人们总是下意识联想到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似乎很难把这两个字与一个“80”后年轻人的形象联系起来。然而,在2024年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有这样一位来自内蒙古的青年迈着坚定的步伐扛起了种业振兴的大旗,肩负起了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他就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农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种业)创始人、现任董事长——李庆国。
从一位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土生土长的农民孩子,到如今的现代化农业企业领军人物、杰出青年农业致富带头人,在这拼搏奋斗的多年里,李庆国坚守着打造中国绿色“大厨房”,让全国百姓都吃上放心、安全、绿色粮食的初心,肩负起带领家乡农民致富,推动内蒙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绽放新时代农民企业家的独特魅力。
千磨万击还坚劲 ,风雨过后现彩虹
为了不辜负父母亲朋对他这只飞出乡村“金凤凰”的期待,李庆国在大学期间奋发图强,努力用更多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武装自己的头脑。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黑宝山煤矿下属机修厂工作,一次煤矿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再以往竞赛中从没有人拿过名次的机修厂,这次却因李庆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由于李庆国的突出表现,厂里决定安排他去哈尔滨进修,提升技术岗位。但是李庆国明白,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他的理想是当兵保家卫国、是长大后把家乡农业做大做强。李庆国是农民的儿子,想到父辈辛辛苦苦种植的大豆却卖不上好价格,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2007年21岁的李庆国决定辞职返乡创业,因为父母本身就是农民,李庆国从小备受熏陶,一直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切的情怀。“生于农村,长在农村,我的目标就是把老家的粮食,把我们培育的大豆良种,把家乡的农业带动起来,让老百姓、让农民的粮食能卖上一个好价格更能让家乡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李庆国说起自己的创业初衷,语气十分坚定。他一心想要回报父老乡亲,虽然明知道走农业这条路很辛苦,依然义无反顾。东拼西凑了启动资金,信心满满地踏上了充满未知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任重道远。李庆国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将性格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迎难而上从不服输的拼劲发挥得淋漓尽致。工作中的李庆国一丝不苟、态度严谨,为了确保粮食质量达标,他顶着困意在凌晨随车耕作田地;为了寻找客户挖掘市场,他独自一人背井离乡来到全国各大粮食集散市场调研,亲自拿着记事本一笔笔书写交易明细。他经历过三九天货车在高速公路抛锚多个小时,手脚冻起脓疮的钻心疼痛;也经历过在粮食贸易市场遭遇粮贩无理讹诈,被困他乡心境万分悲凉的时刻。在为事业不懈奋斗的日子里,李庆国心中始终坚定一个信念:人生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过不去的坎,成功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风风雨雨跑运输几年后,李庆国发现由于农户缺乏储存的场地和方法,好好的粮食常常就发霉坏掉了,农民有损失,大豆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再加上他想让家乡的优质非转基因大豆远销全国各地,李庆国决定走集体化发展路线,就这样2015年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新立向阳大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他要让莫旗大豆之乡的美誉走出内蒙,走向全国。通过运营,李庆国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他不满足现状如饥似渴的参加各地的培训学习,从中让他开阔视野,学到了先进理念,2017年他成立了新立向阳粮贸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周边村屯商品粮3万吨,销往广东、山东、福建、辽宁等地,真正开始带领村民走向增收致富之路。再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之后,李庆国又萌生了新的想法,他深知要保证粮食安全,种子才是关键,所以他要改良家乡的大豆种子2020年李庆国又成立了呼伦贝尔市中农种业有限公司。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险境,用心血和汗水开拓出中农种业发展壮大的道路。 多年间,中农种业从单纯的大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到集种植、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原种繁育、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通过多年辛勤耕耘李庆国荣誉接踵而来,2019年被评为“呼伦贝尔市农村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2020年成为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2020年“莫旗优秀青年农场主”的荣誉称号、2021年被中国农业农村部评为年度“百优保供先锋”、2022年11月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评为:百强乡土人才、2022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评为“全区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内蒙古第十二届青联委员,呼伦贝尔市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常委委员。
诸多荣誉加身,李庆国却依然保持着谦逊的品格,朴实的话语中透露着振奋人心的力量:“我认为这些荣誉它不是我个人的,它是属于我们团队的,属于我们兄弟姐妹的,属于我们中农的,属于我们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属于我们呼伦贝尔内蒙古的,它不属于我个人的,我只是一个代表者而已。”
立足内蒙黑土地 ,打造绿色 “大厨房 ”
作为一家“从培育到种植、销售”的全产业链农业龙头企业,中农种业心系百姓健康,致力于让每户老百姓的田地中都能种上安全放心的良种。李庆国始终认为,产品的品质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企业的基础和生命。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研发高质量的品种。他经常说,我们要用诚实守信的态度,把产品的品质做得更好,把更好更安全的种子带给更多的农民。別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们也要尽全力去做到。
种子质量的好坏,与基地建设密切相关。中农种业大力夯实基地建设,精细管理,从源头上提升农作物产品质量。截至目前中农种业大豆良种繁育面积达6万余亩,并与合作社和农户签订繁育合同,高于市场价回收。
为培育出质量更好更优的种子,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伦贝尔市农牧研究所、鑫兴农科所等8家科研单位成立了大豆种质创新利用合作联盟,组建了玉米育种科企联盟。并建立起“种业公司+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机制,积极响应“科技兴蒙"战略号召。公司现有蒙科豆9号、甘豆2号、甘豆5号、鑫兴3号、鑫兴8号5个独家经营权大豆品种,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玉米内单824同时也是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科研成果之一,目前中农研发的极早熟组中农玉3号玉米正在参加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参试。全力塑造“中农之品,中意之选”的中农品牌,中农种业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北方多个省区,建立了广泛的销售渠道,得到了行业和农户的高度认可。
致富不忘家乡人,热心公益仁者心
李庆国常说,“我是一名农民创业者,我深知创业的不容易,所以在我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时候,我认为我有责任、有义务带领更多的家乡百姓一起发展致富。”他既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多年来,李庆国积极主动带领当地农户致富增收,利用“种业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模式,提供就业岗位数量110余个,累计服务农业人口160000人,带动农户15000户、农业人口37500人。其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带动贫困人口200人。
通过联农带农,使农户年平均户增收10000元,人均增加纯收入4000元;使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平均户增收入12000元,人均增加纯收入4800元。帮助他们买上了房,买上了车,过上了富裕的好生活。李庆国深知乡土人才和专业知识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他大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种植、生产 、销售等众多领域的乡土人才,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身为内蒙古自治区青联委员,李庆国勇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无论哪里有困难,他都身先士卒冲上前,慷慨解囊做在先。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暴发。李庆国秉承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先后向红十字会捐款2万元,以及莫旗22个乡镇,捐款540箱方便面,价值两万五千余元;之后给西瓦尔图东向阳村27名贫困户捐款2万元,2022年10月25日向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2000元,抵抗疫情,帮助大家,发扬互助扶困精神。
“我们要有这种爱国精神,要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国家的理想当中我觉得我们要为这样的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小小的力量。”李庆国眼神坚定,语气铿锵,字字温暖人心。
匠心致远,筑梦芳华。多年来,李庆国带领着中农种业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路披荆斩棘,攀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带动了一个又一个贫困户。随着中农种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我相信家乡往日的热闹场景和岁月静好的氛围将会逐渐恢复。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今后的岁月里,李庆国和他的中农种业将牢牢铭记党中央在地方考察时“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嘱托,扛起民营企业振兴内蒙农业的重任,秉承“专注生态农业,心系种业安全”的企业愿景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再创辉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