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教体局“体育强教”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于2024年秋制定了三年规划,使长期以来体育重视不足的观念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荆紫关一中应势而动,坚持做到周一至周五,体育锻炼全员参与全时段覆盖:每日早操两千米跑步做起,开启活力满满新一天的征程;上午大课间再次进行跑操、绳操及健康体能训练;周三体育社团侧重于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分类指导与日常班级体育课相互补充,实现学生“一专多能”(即精通一个项目,培养多个体育兴趣爱好);结合镇中心校“四个一”工作要求,倡导学生在家每天锻炼一小时,构建出多位一体锻炼系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绘就健康底色,打造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阳光少年。
一是深化改革,加强上层构建,推进体育特色建设。该校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开展,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中层领导具体负责和班主任为成员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体育工作决策、保障和实施。体育工作顺利进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确保各项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开展。实现了以体强身,以体育心,以体增智,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
二是规范体育教学,健全体育项目,提升教育质量。该校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认真学习贯彻《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课堂教学相关内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依托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平台,将各类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体育课上的投掷实心球、篮球绕杆、乒乓球技能等。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丰富运动形式和内容,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让学生走出学习“小课堂”,走进体育“大课堂”。
三是做好场地服务,拉近学生活动距离,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课间十分钟,怎样能让学生更近距离更多时间的参与体育锻炼,是该校体育组工作的一个重点关注目标。为此,在丰富操场体育器材的同时,该校将乒乓球桌搬到了教室外面,把羽毛球场画到了教学楼前,让学生一下课就能奔向活动场地,或轻盈地跳跃在羽毛球场上,或全神贯注地练习着乒乓球技巧,他们的笑声和汗水交织在一起,展现出青春的活力和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既充分享受同学间交流的快乐,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也为学生营造出了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健身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体育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成为身心强健的阳光少年。
四是开展特色体育活动,培养综合型人才。该校不断探索创新,每学年分别举办一次春秋两季学生运动会,每月多次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篮球、跳绳、乒乓球等集体项目竞赛。同时,做好引导分流,开展篮球、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社团,确保每个学生至少参加1个体育社团,提升了各项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该校张鹏、曹振威、李星、李东辉等专职体育老师,兢兢业业,重视动作示范,突出要领讲解,坚持规范管理、科学带训,确保各项训练任务的落实与训练目标的实现,真正实现了训有内容、练有目标,切实做到了科学合理、循序渐进、注重实效。日复一日规范科学的训练也收获了累累硕果:2024年10月该校参加淅川县教体局举办的的乒乓球比赛取得团体第三名;同年11月,在淅川县教育局组织的“体育强教”跳绳比赛中,取得了综合项目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
强身健体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荆紫关一中将在“体育强教”的旗帜引领下,持续发扬勇敢顽强、拼搏进取、团结合作的精神,推动学生文化课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通过体育锻炼缓解学生大脑疲劳,缓解压力、焦虑、抑郁的情绪,提升学习的专注力、判断力,为学生全面发展积蓄力量,绽放学生阳光风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