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游:“两山合作社”架起生态价值转化桥
时间:2024-07-01 13:47:14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高蕾 字号:【

  近年来,浙江省龙游县持续规范“两山合作社”建设运营,从“产权”“金融”“共富”三方面着手,通过产权变革、融资增信、产业配套,实现资源盘活、资金转化和资产增值,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带动乡村振兴。今年1月份,该县在全市率先颁发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截至目前“两山合作社”已投资美丽牧场养殖小区、渔光互补光伏等项目17个,总投资10.5亿元,预计可为164个村集体带来6400万元的年收益。

  聚焦产权交易,以产权变革实现资源盘活

  一是贯通数据,实现集中管理。打破农业农村、林业水利、资源规划等多部门信息壁垒,将耕地、林地、山塘水库等生态资源的图斑、证书、承包合同等各类数据归集至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与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成果共享。截至目前,已整合林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等相关数据约25.4万条,地块约40万宗。

  二是统一定调,推行整片测量。根据生态开发“标准地”后续植入项目建设需要,由“两山合作社”牵头,以整片地块为单位,重新开展土地测量。测量结果作为土地经营权证红线范围,避免流转过程中各区权属块间的边界争议。截至目前,已完成生态开发“标准地”测量7块,面积775.7亩。

  三是打破壁垒,疏通入市堵点。打破以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需收回农户承包经营权证的前置壁垒,以“两山合作社”与村集体签订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测绘报告、村“两委”会议纪要等作为颁证申请材料,实现“一块‘标准地’、一本不动产权证书”。截至目前,已将“湖镇镇美丽牧场士元养殖小区”“模环乡苗垅畈山塘”等2本土地经营权不动产证书颁发给“两山合作社”,另有5本证书正在办理中。

  聚力融资增信,以金融赋能加快资源转化

  一是精心谋划,提升增值空间。立足本地资源禀赋,聚焦水库流转、林地开发、田园综合体、渔光互补光伏等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引导和专家询证,精准谋划产业项目。由“两山合作社”作为经营平台进行项目可研报告、内部评审、融资可研编制,保障项目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截至目前,已谋划粮油种植、中草药种植、高山蔬菜种植等生态农业项目9个,农文旅综合田园体项目2个,渔光互补光伏项目3个。

  二是金融支持,争取启动资金。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对接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林权抵押、项目贷、乡村振兴贷等方式开展融资合作。截至目前,生态开发“标准地”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已获农发行授信9.8亿元,另有2个项目正在进行融资对接中。

  三是资本助力,激发产业活力。选取生态开发“标准地”优质项目,建立招商项目信息库,精准筛选一批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作为重点对接对象,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生态项目,形成产业链良性循环。目前已成功引进正大集团、温氏集团、中国三峡新能源等投资方,带动社会资本达11.7亿元。

  聚效产业共富,以系统运营实现资产增值

  一是精准选类,打包收储。根据全县生态资源资产摸排情况,

  将分散资源进行集中收储,由“两山合作社”统一规划管理,形成可供项目快速落地的“资产包”。目前共收储生态资源23项,含农用地17551亩、农房1917座、林地2393亩等。

  二是市场运营,提升盈利。构建“国企+民企+村集体经济”共建共管共享模式,“两山合作社”负责通路、通电、通水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配套,企业负责标准化、市场化运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如,“两山合作社”流转士元茶场新村约42亩土地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配建屋顶光伏发电站,引入温氏集团开展“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参与养殖的11户农户每年可增收20万元以上。

  三是生态反哺,释放红利。建立生态共富分红机制,每年根据项目利润按比例分红返还村集体,通过增加就业、固定租金、集体分红等方式富民强村。如,士元实验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标准地”项目带动农村就业岗位500余个;士元茶场新村通过屋顶出租光伏发电可获得固定租金,村集体每年可获得租金及发电收益约184万元;湖镇镇两山合作社分社与23个村集体签订投资协议,村集体以坑塘、房屋屋顶等闲置资源资产入股光伏新能源项目,每村每年可获得分红2.5~4.2万元。

  (作者单位:龙游县两山生态资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