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辰溪县柿溪乡通过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六自”模式”(自组织、自规划、自筹资、自建设、自宣传、自维护),全面奏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合唱”,全乡人居环境面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量化“评比制”,激发群众参与“新动力”。环境要改善,意识要先行。在桃田坳村,一场人居环境的“评比大考”成为激发村民参与创建美丽庭院的“催化剂”,每个月,片区保洁员化身“星探”,深入挖掘庭院典范,村支两委干部通过走家入户,严格对照庭院“十整洁”标准打分。每季度开展一次大评比,对庭院环境整治表现突出的村民给予“小礼品”奖励。通过建立“量化评比”机制,群众纷纷投入于环境整治提升,用实际行动为美丽乡村贡献力量,2024年全村评选“美丽庭院”110户,全乡人居环境实现全面提升。
巧用“屋场会”,开通村民共建“新班列”。观音阁村通过巧用屋场会这一“民意直通车”,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意义,充分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庄改造。该村华子坪自然村针对以前 0.6 米的溪堤,村民自发集资 12 万余元,义务投工600多个,现已拓宽至 3.5 米,下一步将继续建设环堤绿化带,最终建成村民休闲场所。向家湾村召开屋场会16次,群众自筹15万元,投工2000余个,一年建成市级和美丽乡村。2024年以来,该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主题,各村召开屋场会150余场次,动员群众6000余人,义务投工1.3万余个,实施人居环境改造1100余处,全乡人居环境面貌实现新提质。
重组“半边天”,凝聚环境整治“新力量”。柿溪乡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使之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支重要生力军。2024年全乡组织妇女群众成立和美乡村建设“巾帼志愿队”23个,全年开展清扫清洁等志愿活动22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5000多人次。傅家湾村“巾帼志愿队”,每周五定期开展清洁活动,为维护傅家湾村村庄整洁和市级美和美乡村这块“金子”招牌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关边天”们还通过举办文艺活动,肩负起环境保护的义务“宣传员”职责,引领乡村生活新文明、新风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