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要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决策部署,聚焦持续缩小三大差距,以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为主抓手,千方百计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2023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311元,增7.3%,收入继续位居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86;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0元,增13.4%;全省年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村占比为94%,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56%。
文成县氧吧度假村:发展休闲度假特色小镇带动农户和村集体增收
一、“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改革壮大集体经济。聚焦激活“三资”和集体经济发展,创新乡村运营机制,加快推进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片区组团三大机制扩面提质,持续壮大集体经济。一是促进强村公司健康发展。实施新一轮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行动计划,联合10家省级部门出台《关于促进强村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构建强村公司运行、监管和支撑体系,提升联农带农致富能力。全省组建强村公司2240家,入股村村均收益11.8万。二是推动“片区组团”发展。健全强村带弱村、强村帮弱村机制,促进“飞地项目”提档升级,带动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增收,累计实施飞地抱团项目约1500个。三是推动产权交易体系建设。争取全省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扎实推进全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农发雾耕科技未来农场
二、“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改革提升产业能级。聚焦稳粮兴业和农民就业增收,率先出台农业标准地改革指导意见,强势推进农业“双强”行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一是加快农业标准地建设。研究制定《浙江省农业重大产业项目申报标准》,推动建立农业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同步推进33个标准地改革整县试点,新建成农业标准地超50万亩。二是补齐农业发展基础短板。印发六个“百千”工程实施方案,制定《浙江省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导则》,以设施建设推动强基础增效能,新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2个,新认定农产品加工园区30个。2023年213个“双强”项目全部开工,78个农事服务中心已开工77个。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扎实推进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持续推进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和“百品万亩”工程,组织实施省“尖兵”“领雁”和“三农九方”农业科技协作计划,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3年累计育成新品种42个,新增2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落户浙江。
长兴县小浦镇八都五村联合总社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玻璃栈道项目
三、“宅基地改革+乡村建设”改革激发乡村活力。聚焦赋权活权和乡村宜居宜业,持续推动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盘活,联动乡村建设、乡村经营和乡村治理,推动构建乡村共同富裕基本单元。一是加快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出台《关于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出台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激励政策,2023年全省累计新增盘活闲置农房4.93万宗,成功举办全国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现场培训会。二是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出台《关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 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的实施意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联创联建,常态化抓好未来乡村等项目建设进度,启动4505个和美乡村和412个和美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全省和美乡村建设覆盖率达到25.5%。三是在全国率先系统部署村庄经营工作。以激活乡村、强村富民为目标,以村庄运营和品牌打造为切入点,实施“村庄经营点亮乡村行动”,成立浙江省村庄经营联盟,搭建市场主体与乡村对接平台,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向乡村集聚。
富阳黄公望村全景
四、“数字化改革+强村富民”改革共享数智生活。聚焦好用管用和多跨协同高效,加快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持续迭代“浙农”系列应用,服务全省农业农村促富主体。一是加快全国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推进4个国家级、32个省级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印发《浙江省乡村数智生活馆建设指南 1.0 版》,全省建成 150 个乡村数智生活馆,推动实现“一站式、多功能、智能化、可持续”的乡村数智生活。二是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变革。实施智慧农业“百千”工程,总结智慧农业十大模式,支持网上农博、直播带货等农产品电商发展,“浙农码”累计赋码用码量达4.2亿次,比2022年新增2.35亿,同比增长134%。做强“网上农博”,开展“农博有好市”百县百巡展系列活动,组织线上活动80余场、直播带货280余场。三是持续迭代升级“浙农”系列数字化应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数字化改革,扩大乡村数字化服务场景,其中强村促富浙农经管应用贯通覆盖2.3万个村社,帮扶促富子场景累计走访帮扶低收入农户1965.1万人次,落实各类帮扶资金41.3亿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