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专题页面  >  脱贫攻坚动态 << 中国农村网
阜平香菇:“老乡菇”圆老乡梦
 

  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也是燕太片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自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阜平县贫困人口下降到5719户,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93%。

  一、“无中生有”的食用菌蓝图

  阜平县没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传统,却通过科学规划阜平县域香菇产业布局全面整合食用菌产业服务体系,把食用菌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开创了产业扶贫“阜平速度”和“阜平模式”。

  二、多措并举,“蘑菇县长”抓落实

  阜平县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主抓产业发展。出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用菌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展奖补措施。通过合资建立商业化运作的融资担保公司,扩大产业贷款担保范围,成立惠农担保公司等举措强化金融支撑,阜平县已发放食用菌贷款共计6.21亿元。县政府筹资3000万元建立保险基金,与人保财险公司建立联办共保机制,加大对灾害险、产品质量责任险的支持力度,实施保险兜底

  三、“龙头”企业做引擎

  阜平县委、县政府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培育了一批对产业和贫困农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以嘉鑫公司为首通过政府扶持和企业改造升级,推动与食用菌产业高端技术融合,做大做强。强力推动原有合作社规范提升,以鑫阜达合作社为重点,推进管理经营园区化,促进改造升级,提高经营效益。

  四、科技助力谋创新

  阜平县采用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四高”模式。与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药用菌学会理事长李玉院士达成合作协议,在阜平天生桥核心园区创建食用菌产业“李玉院士工作站”。同时,阜平县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和林果专家工作站建设,聘请了160余名技术专家常年驻点服务,为阜平县引进新品种2个,新技术6项。依托河北农业大学成立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聘用全国各地优秀专家担任岗位研究员,已经培养当地“土专家”和“技术能手”380人。配选5名常驻县域专家,向贫困农户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指导,配强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

  五、多重收益保增收

  阜平县一是通过包棚挣现金,有劳动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租用企业棚室种植,户均增收2-5万元。二是通过务工挣薪金,企业用工重点向贫困户倾斜,户均增收1万元。三是通过流转土地获租金,流转土地达到1.8万亩,户均增收1600元。四是通过固定收益得股金,通过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资金、收益权等入股合作企业,129个行政村22300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700元。五是通过统筹协调分“红”金,对于无法直接参与食用菌产业获得收益的贫困户,阜平县政府要求每家龙头企业每年按照使用资金10%的比例,统一返还贫困户,并安排享受固定收益的老弱劳动力担任巡河员、治安员等,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

  六、“六统一分”强质量,品牌唱响“老乡菇”

  阜平县食用菌产业按照“六统一分”的管理模式,由企业统一建棚、统一品种、统一制袋、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由农户分户经营管理。从源头加强质量管理,推广标准化生产,开展食用菌绿色、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提高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打响“老乡菇”品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村杂志社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期刊订阅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035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675号 京海工商广字02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6005

邮箱:crnewsweb@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